赵的组词

赵字的常见组词有:赵舞燕歌、伯赵氏、赵录、二赵、杨赵、阎赵、马赵温周、返赵、马赵、伯赵、后赵、完赵、赵辟、赵夫子、赵面、赵服、赵带、赵家营、赵讴、赵氏、赵州茶、赵谈春、赵娆、赵平原、赵客、赵缭、赵董、赵石、赵元帅、赵舞、赵燕、赵武灵王、赵卫、赵社、赵氏璧、赵大郎、赵括、赵坑、赵后、赵佶、赵厕、赵草、赵法、赵氏孤、赵太爷、赵王璧、赵书、赵孤、赵州、赵中贵、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赵字相关信息

  • 拼音zhào
  • 部首
  • 总笔画9画
  • 统一码8D75
  • 五笔FHQI|FHRI
  • 仓颉GOK
  • 郑码BOOS
  • 四角44800

赵zhàoㄓㄠˋ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

含有赵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赵氏璧 赵氏璧 赵氏璧是一块古玉,zhào shì bì,亦作赵王璧。 2.和氏璧的别称。
燕赵女 1.指舞女歌姬。
赵盾日 赵盾日 赵盾日是汉语词汇,拼音zhào dùn rì,出自《春秋左传正义》。
拔赵旗 同"拔赵帜易汉帜"。
赵瑟 赵瑟 赵瑟:汉语词汇 赵瑟:音乐人 赵瑟 (汉语词汇)赵瑟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hào sè,指瑟。
赵辟 赵辟 zhào pì 赵辟(赵辟) 喻指美女。辟,通“ 嬖 ”。 唐 元稹 《赠吕三校书》诗:“共占花园争 赵 辟,竞添钱贯定 秋娘 。”参见“ 赵女 ”。
赵公明 赵公明 (民间传说中主管财源的神明)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同时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传为正财神,司掌世间财源。 赵公明是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财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中国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中国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并没有封赵公明为财神,只封赵公明
伯赵 伯劳的别名。
赵录 赵录 赵录,1956年8月出生,男,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五股泉乡人,现任兴和县人大副主任。
璧赵 璧赵 1.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持和氏璧入秦,不辱使命,终将璧完好地归还赵国。后因谓原物归还其主为璧赵。
赵中贵 赵中贵 赵中贵指秦宦官 赵高 。为宦官奸诈弄权的典型。
赵家营 赵家营 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9年), 赵姓由山西省洪洞府诏迁此地占产立庄,称为“赵家营”,简称“赵营”。明代屯田分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即派驻军队到抛荒严重的地方,一方面驻防,一方面垦种荒地。民屯,即招抚流亡,集体屯种。以“营”命名的村落,就是明初军屯的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至明代中叶,兵士的防卫职能渐失,逐渐变为农民。
赵法 赵法 元 赵孟頫 以书法著名,世称其笔法为“赵法”。
赵五娘 赵五娘 (秦腔传统剧)秦腔改编传统剧《赵五娘》。赵五娘是《琵琶记》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为震撼人心的人物形象。
赵钱孙李
赵基天
赵之谦 赵之谦 赵之谦(1829年8月8日-1884年11月18日),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huī)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处受惠良多。 在晚清艺术史上,赵之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在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书法上,
赵紫阳
赵董 赵董 赵董:书法家赵孟頫、董其昌的并称 赵董:清代诗人
赵平原 赵平原 (赵国君主)zhào píng yuánㄓㄠˋ ㄆㄧㄥˊ ㄧㄨㄢˊ赵平原(赵平原)指 战国 时 赵国 平原君 赵胜 。

含有赵的成语和解释

成语拼音/解释
全璧归赵 同“完璧归赵”。
燕歌赵舞 ①古燕赵人善歌舞,后以“燕歌赵舞”泛指美妙的歌舞。②用以形容文辞美妙。
拔赵帜易汉帜 帜:旗帜;易:换。比喻偷换别人的胜利成果
张王李赵 ①四大姓氏。②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张王赵李 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原璧归赵 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谓原物归还,并无损失。
拔赵帜立赤帜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完璧归赵 让完好无损的璧回归赵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完:完整无损;璧:宝玉;赵:赵国。
围魏救赵 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拔赵易汉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赵字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