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的组词

茅字的常见组词有:黃茅秋、賜茅授土、茅門、黃茅白葦、土階茅屋、初出茅廬、白茅人、茅廁的磚、苞茅不貢、三茅鐘、放茅、隱茅、茅紙、茅蒐、茅臺、茅容烹雌、鸭茅、黃茅瘴、茅室、茅山道法、頓開茅塞、新開茅廁三日香、三顧茅廬、茅臺酒、迎茅娘、土茅、牽羊把茅、琼茅、茅塞頓開、茅廁磚頭、茅椽蓬牖、茅蜩、誅茅、茅家供饌、茅鴟、茅龍、團茅、茅廁裡的石頭、茅容雞、茅菴、茅廠、茅塞頓啓、茅茨土階、茅嶺、屮茅、茅簷、結茅、茅利塔尼亞、茅樓、新開茅厠三日香、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茅字相关信息

  • 拼音máo
  • 部首
  • 总笔画8画
  • 统一码8305
  • 五笔ACBT|ACNT
  • 仓颉TNIH
  • 郑码EXIM
  • 四角44222

茅máoㄇㄠˊ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

含有茅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茅台酒
责茅 责茅 责茅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责备其不贡献苞茅。
拔茅 亦作"拔茅连茹"。
茅容雞 《后汉书·郭太传》:“茅容字季伟,陈留人也。年四十余,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遂与同言,因请寓宿。旦日,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蔬与客同饭。林宗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茅龍 茅龙 茅龙读作máo lóng,是指相传仙人所骑的神物。
黃茅 黄茅 (植物)黄茅,多年生,丛生草本。秆高20-100厘米,基部常膝曲,上部直立,光滑无毛。叶鞘压扁而具脊,光滑无毛,鞘口常具柔毛;叶舌短,膜质,顶端具纤毛;叶片线形,扁平或对折,长10-20厘米,宽3-6毫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稍收窄,两面粗糙或表面基部疏生柔毛。 世界温暖地区皆有。嫩时牲畜喜食,但至花果期小穗的芒及基盘为害牲畜;秆供造纸、编织,根、秆、花可为清凉剂。
汇茅 汇茅 汇茅 指进用贤才。语本《易·泰》:“拔茅茹,以其汇。”《隋书·炀帝纪上》:“朕负扆夙兴,冕旒待旦,引领巖谷,置以周行,冀与羣才共康庶绩。而汇茅寂寞,投竿罕至,岂美璞韬采,未值良工,将介石在怀,确乎难拔?”
茅齋 茅斋 茅斋,拼音是máo zhāi,注音是,释义是亦作“茆斋”。
茅容鸡 《后汉书·郭太传》:“茅容字季伟,陈留人也。年四十余,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遂与同言,因请寓宿。旦日,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蔬与客同饭。林宗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包茅 包茅 苞茅是南方的一种茅草,又叫菁茅。苞茅草盛产于荆山山麓南漳、保康、谷城一带。楚王在这一带立国之初,周天子让楚人上缴的贡品,就有这种茅草,主要用于缩酒祭祀。菁茅或苞茅也被尊为灵茅。至今韩国江陵端午祭祀传统中仍可见苞茅祭酒的遗风。制作祭酒时,先将菁茅、酒曲和米饭搅拌在一起,使米饭发酵成酒,然后主持用菁茅过滤掉酒糟,把酒浆装进大瓦缸,沾过灵茅的酒成为神酒。最后将祭酒装进小土陶瓶子里,在瓶口系上一束茅草,
茅庵 茅庵 茅庵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áo ān ,是指茅庐;草舍。
白茅人 白茅人 【词目】白茅人 【拼音】bái máo rén 【】 【释义】泛指术士。 汉武帝时,方士栾大诡称“黄金可成,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于是武帝拜栾大为五利将军。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大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后事露被诛。见《史记·封禅书》。后因称栾大为“白茅人”。亦泛指术士。 唐 李商隐 《李夫人》诗之一:“惭愧白茅人,月落教星替。”
芒茅 芒茅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卷上:“芒茅枯时,瘴疫大作, 交 广 皆尔也。土人呼曰黄茅瘴,又曰黄芒瘴。”
責茅 责茅 责茅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责备其不贡献苞茅。
茅塞頓啓 见“茅塞顿开 ”。
結茅 结茅 结茅:《结茅》是南宋陆游的诗作之一。 结茅:汉语词汇 结茅 (汉语词汇)结茅,汉语词汇。 拼音:jié máo 释义:编茅为屋。谓建造简陋的屋舍。
茅室土階 辞典解释茅室土阶máo shì tǔ jiē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成的台阶。比喻屋舍简陋。《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上》:「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也作「土阶茅茨」。 反义词千金一掷
白茅 白茅 白茅(学名:Imperata cylindrica (L.) Beauv.)是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直立,高可达80厘米,节无毛。叶鞘聚集于秆基,叶舌膜质,秆生叶片窄线形,通常内卷,顶端渐尖呈刺状,下部渐窄,质硬,基部上面具柔毛。圆锥花序稠密,第一外稃卵状披针形,第二外稃与其内稃近相等,卵圆形,顶端具齿裂及纤毛;花柱细长,紫黑色,颖果椭圆形,花果期4-6月。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新疆等北方地区;也分布于非洲北部、土
茅塞頓開 【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近义词】恍然大悟【反义词】冥顽不灵【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茅屋 茅屋 (汉语词语)茅屋,意为用茅草盖的房屋。词语出处为《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 杜预 注:“以茅饰屋,著俭也。”

含有茅的成语和解释

成语拼音/解释
列土分茅 谓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黄茅白苇 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
拔茅连茹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分茅锡土 见“分茅赐土”。
土阶茅茨 见“土阶茅屋”。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茅茨:茅屋;翦:修饰;采椽:枥木或柞木椽子;斫:砍削。用茅草覆盖屋顶,屋顶的椽子也未加砍削。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茅屋草舍 用茅草修建的房子。形容住宿条件简陋
占着茅坑不拉屎 比喻占着位置不干活
蓬牖茅椽 蓬:蓬草;牖:窗。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用茅草做椽子。指贫苦人家的住房
茅室土阶 茅草盖的屋,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生活俭朴
名列前茅 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
三顾茅庐 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茅庐三顾 见“草庐三顾”
茅茨土阶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分茅赐土 亦作“分茅锡土”。分茅列土。
胙土分茅 胙:赐;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仪式。指分封爵位和土地
初出茅庐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土阶茅屋 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
茅屋采椽 指住宿简陋
茅室蓬户 蓬:草名,也叫“飞蓬”。用茅草盖成的房子。形容居处极其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