籴的组词

籴字的常见组词有:出籴、敛籴、憿籴、括籴、讫籴、闭籴、乞籴、告籴、和籴、夜籴、遏籴、博籴、抑籴、檄籴、私籴、收籴、市籴、平籴、贸籴、买籴、均籴、货籴、归籴、谷籴、贩籴、对籴、边籴、籴、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籴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8画
  • 统一码7C74
  • 五笔TYOU
  • 仓颉OFD
  • 郑码ODAU
  • 四角80904

籴díㄉㄧˊ 买进粮食,与“粜”相对:~米。遏~(阻止灾区来买粮食)。

含有籴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平籴 平籴 平籴是战国时期李悝实行的运用政府财政力量收购或抛售粮食以控制粮价的经济措施。李悝(约公元前455—前359),战国前期的著名政治家,曾在魏国进行过系统的社会改革。他主张政府必须利用财政力量和价格手段,保护农民利益,不使不法商贾渔利,即在熟年收购粮食,荒年抛售粮食;收购或抛售粮食的数量,视熟、荒程度而有等差。
出籴 到产粮地籴买粮食。
收籴 收籴 收籴,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hōu dí,释义为收购粮食。
敛籴 敛籴 敛籴(敛籴) 古指国家以官价买卖粮食。 宋 韩维 《答曼叔见谢颍桥相过之什》诗:“前时捧牒来 颍上 ,谨视敛籴讥奸讹。”
檄籴 檄籴 迅疾貌 出处 《文选·潘岳笙赋》:“懰檄籴以奔邀,似将放而中匮。” 李善 注:“檄籴,疾貌。”
憿籴 憿籴 憿籴,读音为jī dí,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疾速貌。
贸籴 贸籴 贸籴,拼音为mào dí,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买进粮食。
均籴 均籴 jūn dí 宋代按照人户家产﹑土地多少,分等摊派征购粮食的制度。购价往往低于市价。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始行于陕西,后推广至诸路。参阅《文献通考.市籴二》。
谷籴 谷籴 买入谷物 《汉书·货殖传·巴寡妇清》:“屠牛羊彘干皮,谷籴千钟。” 颜师古 注:“谓常籴取而居之。”
货籴 货籴 买进谷物 《晋书·五行志上》:“夫米庑,货籴之屋,无故自坏,此五谷踊贵,所以无籴卖也。”
讫籴 讫籴 终止籴粮,囤积粮食不发 《谷梁传·僖公九年》:“毋壅泉,毋讫籴。” 范宁 注:“讫,止也。谓贮粟。”
对籴 对籴 对籴是汉语词语,拼音duì dí ,意思是向民户征购与其应缴赋税等额的粮食。
和籴 和籴 和籴是北魏至明清政府强制收购民间粮食的官买制度。北魏至中唐,和籴寓有聚米备荒、赈济灾民之意。中唐以后,强制配购性质日趋浓重。至宋,成为括粮养兵的重要手段。宋代和籴,因其支付手段、具体办法的不同而有各种形式。宋初,狭义和籴特指政府以现钱收购粮食,广义和籴则包罗各种籴买方式。北宋中叶以前,有博籴、便籴,以便籴所入最多。神宗熙宁 (1063—1077) 以后,又有结籴、寄籴、表籴、兑籴等名目。
乞籴 乞籴 乞籴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ǐ dí,解释为买粮食。
博籴 博籴 bó dí 宋代粮食政策之一。粮缺时,官府将仓库里的余粮低价卖出,用高价买进民间的丝﹑绵﹑绫﹑绢等,到秋收后再用银﹑丝﹑绢等物兑换粮食,以平定物价。参阅《宋史.食货志上三》﹑《文献通考.市籴考》。
闭籴 闭籴 bì dí 闭籴 禁止籴米。语本《左传·僖公十五年》:“ 晋 饥, 秦 输之粟; 秦 饥, 晋 闭之籴。”《二刻拍案惊奇》卷一:“米价踊贵,各处禁糶闭籴,官府严示平价,越发米不入境了。”
遏籴 遏籴 遏籴(遏籴) 禁止购买谷米。《孟子·告子下》:“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 宋 吕大钧 《天下为一家赋》:“曲防遏籴,以幸其灾;纵谍用间,以乘其失。” 清 唐孙华 《米贵》诗:“抑价与遏籴,此策古无稽。”
夜籴 夜籴 夜籴,读音 yè dí,汉语词语,指夜里去市场买粮。喻人痴呆。
买籴 买籴 买籴 谓买进粮食。《宋书·孝义传·郭原平》:“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於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含有籴的成语和解释

成语拼音/解释

籴字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