箓的组词

箓字的常见组词有:讫箓、虎箓、前箓、膺箓受图、登鬼箓、鬼箓、宝箓、炎箓、命箓、膺图受箓、上清箓、昌箓、龟箓、图箓、韫箓、主箓、帝箓、膺箓、玉箓、应箓、玄箓、轩箓、写箓、仙人箓、仙箓、天箓、受箓、三箓、青箓、雀箓、箓练、箓图、箓籍、诀箓、金箓、金箓云签、慧箓、黄玉箓、黄箓醮、黄箓、黄箓斋、诰箓、符箓、法箓、度箓、地箓、道箓、丹箓、翠箓、谶箓、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箓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14画
  • 统一码7B93
  • 五笔TVIU
  • 仓颉HNME
  • 郑码MXKV
  • 四角88909

箓lùㄌㄨˋ 帝王自称其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作为御制天下的凭证。 簿籍:鬼

含有箓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诀箓 诀箓 诀箓(jué lù ),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指道教的修炼秘诀和符箓之书。
法箓 道教语。用以"驱鬼压邪"的丹书﹑符咒。
膺箓 膺箓 膺箓(膺籙) 谓帝王承受符命。《文选·颜延之》:“ 后唐 膺籙,赤文候日。” 李善 注引《春秋命历引》:“五德之运徵符合,膺籙次相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太祖 以圣武膺籙, 世祖 以睿文纂业。”《旧唐书·窦建德传》:“有 宗城 人献玄珪一枚, 景城 丞 孔德绍 曰:‘昔 夏禹 膺籙,天锡玄珪。今瑞与 禹 同,宜称 夏国 。’ 建德 从之。”
箓练 箓练 箓练,是汉语词汇,读音为lù liàn,释义是修练道法。
玉箓 道书,符箓。
昌箓 预示帝业永昌的图箓。
上清箓 上清箓 上清箓,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道教符箓中较为高深的一种。
龟箓 龟箓 龟箓,拼音是guī lù,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龟书。古代常用以作称颂瑞应之词。
应箓 应箓 yīng lù 应箓 顺应符命。古时以此为帝王之兆。箓,帝王所谓的天赐符命之书。《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大晋承运期》,言圣皇应籙受图,化象神明也。”《北史·刘昉传》:“ 士彦 称有相者,云其应籙,年过六十,必据九五。” 唐 张说 《舞马词》:“圣君出震应籙,神马浮 河 献图。”
命箓 命箓 命箓(命籙) 指注定的命运。 前蜀 杜光庭 《皇帝本命醮词》:“至於命籙兴衰,禄祚丰薄,立身罪福,行运吉凶,上自天司,旁资本命,主张考校,巨细无遗。”
黄箓 黄箓 黄箓 : huáng lù,两个意思: (1)指道士所做道场。道士设坛祈祷,所用符箓,皆为黄色,故称。 唐 康骈 《剧谈录·崔道枢食井鱼》:“ 韦 乃 道枢 之姑子也,数日后寄梦於母云:‘以杀鱼获罪,所至之地即水府,非久当受重谴,可急修黄箓道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老苏族谱记》:“ 公济 虽得弗问,而愤愤不能堪,诉之於天,许黄箓十坛。” 明 徐复祚《投梭记·奠江》:“一壁厢去请 清真观 道官建黄箓大醮追荐他。” (2)道家洁斋之法。
讫箓 讫箓 讫箓,读音为qì lù ,是一个汉语词语,谓天命已终。亦指已终止的天命。
玄箓 玄箓 玄箓是一个词语,拼音是xuán lù,解释为道教的秘文秘录;也指道教谓神仙的名册。
地箓 道教谓地府的秘文秘录。
青箓 1.道教有《太平青箓书》百馀卷﹐赤界﹐白素﹐青首﹐朱目。相传三国吴于吉在曲阳流水上得之。见《云笈七签》卷一一一引《洞仙传.于吉》。后因以"青箓"泛指道家经籍。
三箓 三箓 三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ān lù ,是指道教谓金箓乃三清所降,故称。
膺图受箓 膺图受箓【解释】道教指经过修炼,受天地道箓而名列仙籍。也指帝王得受图箓,应运而兴。图,河图;箓,符命。同“膺箓受图”。
黄玉箓 黄玉箓 符箓。符箓多用黄纸书写,故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之三:“仙道最高黄玉籙,署天偏称白纶巾。”参见“ 玉籙 ”。
天箓 天箓 天箓:言情小说 天箓:汉语词汇
金箓 金箓 金箓,拼音jīn lù,是指道教谓天帝的诏书。

含有箓的成语和解释

成语拼音/解释
应箓受图 箓:符箓;图:河图。顺应符箓的预言,承受河图的象征。指当皇帝是出于天意
应图受箓 图:河图;箓:符箓。顺应符箓的预言,承受河图的象征。指当皇帝是出于天意

箓字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