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的组词

窟字的常见组词有:禪師窟、巖窟、煙花窟、響堂山石窟、營窟、劉窟頭、銷金窟、飲馬長城窟行、黾窟、麥積山石窟、窟窿眼兒、豔窟、禪窟、黽窟、雲窟、貧民窟、填窟窿、捅窟窿、贼窟、馬窟、三窟狡兔、三窟謀身、窟裡拔蛇、佛窟、龍窟、魚窟、賊窟、識窟、洞窟、義窟、龕窟、糞壤窟室、蛇鑽的窟窿蛇知道、鼠窟、鼍窟、窟穴、雲岡石窟、離宮別窟、銀窟、窟壘、窟垒、蟾窟、鱼窟、雨窟雲巢、火窟、神仙窟、鬼窟洞、鞏縣石窟、雲水窟、拉窟窿、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窟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13画
  • 统一码7A9F
  • 五笔PWNM
  • 仓颉JCSUU
  • 郑码WOZZ
  • 四角30272

窟kūㄎㄨˉ 洞穴:石~。狡兔三~。~窿。 人聚集的地方,多指歹徒聚集之所

含有窟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麥積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国家5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石窟(Maiji Mountain Grottoes):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麦积山风景区由
煙花窟 辞典解释烟花窟yān huā kū 妓院、风月场所。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烟花窟里,惟凭待势夸官;笔墨丛中,偏去眠花醉柳。」
私窟 私窟 个人安身的场所。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归宫詹 入闱誓神文略云:‘某等素著清贫,谬叨荣遇,期为朝廷遴选真材,不为身家营谋私窟。’”
鬼窟洞 辞典解释鬼窟洞guǐ kū dòng 比喻最尽头、最隐密的地方。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四折》:「莫道是平地上走不出,便走到那鬼窟洞里也直寻见。」也作「鬼窟笼」。
土窟春 土窟春 土窟春,中国唐代名酒,出产于古荥阳(河南省荥阳市附近),古代名酒之一,曾与剑南春齐名。如今的土窟春酒已命名为郑州太子春酒业有限公司。
鹫窟 鹫窟 鹫窟 鹫山 石窟,相传 鹫山 未至顶三里,有石窟南向,为 释加牟尼 坐禅之处。 南朝 梁简文帝 《神山碑》:“昔有鷲窟,不烧浄土,迈彼高踪,搆兹法宇。”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魚窟 鱼窟 鱼窟,拼音yú kū ,是一个词汇,释义为鱼栖身的洞穴。
離宮別窟 离宫别窟 离宫别窟,同离宫别馆。 即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
兔三窟 兔三窟 兔三窟是“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的地方多,易于避祸, 出《战国策》卷十一。
岩窟 岩窟 岩窟,读音yán kū,汉语词语,指山洞,山涧地域。
银窟 银窟 银窟,读音为yín kū,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银矿。
大足石窟 大足石窟 大足石刻摩岩造像达五万多尊。它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而著称。大足石刻在重大足县,距重庆市中心130公里。全县有石刻40余处。以宝顶山、北山的规模最大、刻像最集中、造型最精美,是唐宋时期石刻艺术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作品。建于公元1179—1249年间。
窟窡 窟窡 kū zhuó 窟窡 物自洞中欲出貌。 唐 韩愈 孟郊 《征蜀联句》:“跧梁排郁缩,闯窦揳窟窡。”一本作“ 窋窡 ”。
窟室 窟室 窟室是词语词汇,拼音是kū shì ,注音是ㄎㄨ ㄕㄧˋ。
窟窿橋 窟窿桥 窟窿桥(窟窿桥) 安波 第一幕:“你信得着我就行。你当团员是我介绍的,我还能给你窟窿桥走啦。”
鼍窟 鼍窟 鼍居住的洞窟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八:“街卒夜见一丈夫行造护军府,府在 建阳门 内,街卒呵问,答曰:‘我华督造府。’径沿西墻而入。街卒以其犯夜邀击之,乃变为鼉。察其所出入处,甚莹滑,通府中池,池先有鼉窟,岁久因能为魅,杀之乃绝。” 清 李调元 《和兰谷端阳前一日舟中韵时家慈将底粤》:“惊看鼉窟山边黑,喜见龙舟水次红。”
龍門石窟 龙门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
阿旃陀石窟
營窟 营窟 1. 上古时掘地或累土而成的住所。一说是相连的洞穴。《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 孔颖达 疏:“冬则居营窟者,营累其土而为窟,地高则穴于地,地下则窟于地上。谓于地上累土而为窟。”《孟子·滕文公下》:“当 尧 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焦循 正义:“按《说文·宫部》云:营,帀居也。凡市阛、军垒,周帀相连皆曰营。此‘营窟’当是相连为窟
法窟 法窟 法窟是汉语词汇,拼音是fǎ kū,注音:,解释为天降虹霓,示天下将乱。

含有窟的成语和解释

成语拼音/解释
虎窟龙潭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狡兔三窟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别多;用来躲避灾难祸患。现多比喻掩盖的方法多;隐身的计划周密。
龙潭虎窟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塌下窟窿 比喻欠下了债
虎窟狼窝 窟:洞穴。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冯谖三窟 冯谖:冯驩,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窟:窝。比喻为安全设置多处藏身之地或采取多种避祸之策
覆窟倾巢 窟:洞穴;巢:鸟窝。指家园倾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