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的组词
硃字的常见组词有:硃錠、硃字詔、硃銷、硃簽、順硃兒、硃砂記、硃籤、硃箋、硃語、硃票、硃箋紙、脣若塗硃、硃評、銀硃、脣似抹硃、順硃、硃諭、硃點、過硃、脣若抹硃、硍硃、硃跡、硃價、硃脣皓齒、硃書、硃紅、硃印、硃筆、硃筆官票、硃筆帖、硃汞、硃筆條子、硃沙、硃砂、白硃砂、硃批、硃砂判、硃判、硃押、硃砂痣、硃墨、皓齒硃脣、粉面硃脣、硃紅標判、滴露硏硃、硃筆票、硃卷、滴露研硃、硃批諭旨、硃砂斑、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硃字相关信息
- 拼音zhū
- 部首石
- 总笔画11画
- 统一码7843
- 五笔DRIY|DTFY
- 仓颉MRHJD
- 郑码GMKO
- 四角15690
含有硃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拼音/解释 |
硃批 |
朱批 朱批,旧时红笔所作的批语。 |
硃符 |
朱符 朱符,父汉太尉朱俊,兄朱皓官至豫章太守。 于中平三年左右接替贾琮为交州刺史,在任上横征暴敛,后因兄弟朱皓死于徐州人笮融,提兵北上,死于属下叛乱。 |
硃笔官票 |
朱笔官票 朱笔官票 词语分开解释: 朱笔 : 1.蘸红色的毛笔,多用以批点或校阅文稿。 官票 : 1.官府签发的文书牌票。 2.即户部官票。清代的一种纸币。咸丰三年(1853年)发行,以银两为单位。面额分一两﹑三两﹑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五种。后因发行过滥而贬值,几成废纸。 |
硃笔帖 |
1.犹朱笔官票。 |
硃点 |
朱点 朱点:校读书籍等时用朱笔圈点,故称“朱点”。唐 贾岛 《宿赟上人房》诗:“朱点草书疏,雪平麻履踪。” |
硃砂斑 |
朱砂斑 。同朱砂色。有三种:。 。 |
硃語 |
朱语 朱书。:“枢密院御史台六部呈省文字,止有汉字朱语,别无蒙古字事目,省房就令蒙古必阇赤标译了毕,方得呈押。” |
硃笔 |
朱笔 朱笔:汉语词汇 朱笔:条尾绯鲤 朱笔 (汉语词汇)《朱笔》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蘸红色的毛笔,用以批公文、校古书、批改作业等。 |
硃筆帖 |
1.犹朱笔官票。 |
硃評 |
朱评 朱评,原名朱葆光,北京大兴人。1930年肄业于青岛大学外语系。 |
順硃兒 |
辞典解释顺朱儿shùn zhūr 描红习字帖。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小的时候,关煞花苗都过,交了五岁,安老爷就叫他认字号儿,写顺朱儿。」 |
滴露硏硃 |
|
硃字詔 |
朱字诏 朱字诏古代特指皇帝用朱笔写的诏书。 |
硃簽 |
朱签 朱签,ㄓㄨ ㄑㄧㄢzhū qiān。旧时官府交付差役拘捕犯人的凭证。 清 蒲松龄 :“先生标朱签,立拘南郭某肆主人。” |
硃粉 |
朱粉 zhū fěn 朱粉 胭脂和铅粉。妇女用的化妆品。 唐 白居易 《题令狐家木兰花》诗:“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宋 张先 《醉垂鞭·东池》词:“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
硃锭 |
朱锭 朱锭是汉语词汇,读音是zhūdìng,指用朱砂制的墨锭。 |
硃紅標判 |
朱红标判 拼音:zhū hóng biāo pàn 旧时官员批阅公文时用红笔作的点、圈、勾等记号。《醒世姻缘传》第七回:“拆开看时,里面却是半张雪白的连四纸,翠蓝的花边,焌黑的楷书字,大大朱红标判,方方的一颗印。”亦省作“ 朱判 ”。《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那朱判的日子下面还有‘五百’二字,翻面就照出来了。” |
硍硃 |
硍朱 硍朱,读音为kèn zhū,一般指银朱,硫化汞的俗称。 |
硃箋 |
见"朱笺纸"。 |
硃脣皓齒 |
【解释】鲜红的双唇,雪白的牙齿。形容容貌美丽。【出处】战国楚·屈原《大招》:“朱唇皓齿,嫭以姱只。”【示例】拜辞了翠裙红袖簇,~扶。 ◎元·张寿卿《金安寿》第三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