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的组词

涼字的常见组词有:西涼樂、涼霏、轀涼車、涼傘、涼拌覺、淸涼、涼閣、涼貳、說風涼話、淸涼國、涼飇、悽涼、涼風、涼飆、涼氣、涼淸、涼州詞、涼涼簪兒、涼蓆、初涼、涼餅、蕭涼、沖涼、樹涼、大樹大陰涼、風涼、淒涼調、輕涼、涼馬臺、涼曠、涼蟬、樹涼兒、鮮涼、涼幽幽、轀涼、浮涼、涼駁、涼陰、涼拌、涼景、淸涼宮、涼餠、伊涼、涼涼、涼颸、涼糕、涼涼踽踽、涼雲、涼夜、涼溫、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涼字相关信息

  • 拼音liáng
  • 部首
  • 总笔画11画
  • 统一码6DBC
  • 五笔IYIY
  • 仓颉EYRF
  • 郑码VSJK
  • 四角30196

含有涼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淸涼宮
輕涼 轻凉 轻凉,汉语词语,读音是qīng liáng ,释义是轻松凉爽。
涼蟾 凉蟾 凉蟾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秋月。出自《燕台诗·秋》。
涼沙 凉沙 liáng shā 秋天的飞沙。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凉沙振野,箕风动天。”
淸涼
涼爽 凉爽 凉爽是一个汉语词汇。 注音:liáng shuǎng 。 释义:清凉爽快。
森涼 森凉 森凉是汉语词语,拼音是sēn liáng ,意思是阴冷。
涼蟬 凉蝉 凉蝉,读音是liáng chán,是一个汉语词语,解释为秋蝉。
樹涼 树凉 树荫 魏巍 《山雨》第九章:“有一天,我跟你大妈在树凉下纺线,说起 小雪 的亲事。”
初涼 初凉 谓刚开始凉爽。一般指初秋。天气初凉。
南涼 南凉 南凉(397年—414年)位十六国时期16国之列,鲜卑政权。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所建,都乐都(今属青海),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一部。历三主,共十八年。 秃发即“拓跋”的异译。汉魏之际,拓跋氏的一支由酋长统率,从塞北迁到河西凉州,被称为河西鲜卑。在此居住约两个世纪,部众渐盛,务农桑,修邻好,境内安定。至秃发乌孤时期,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西北)为中心,势力不断发展,初附于后凉吕光。 公元414年,秃发傉檀率军西掠时,西
着涼 着凉 着凉也称受凉,即身体感受到凉。这里的凉可以看作由外界较大的温差变化引起,比如夏日的晚间睡眠,同白日相比温差能达10度,而如果不注意保暖,便容易着凉。而在寒冷的冬日,室外活动时若穿衣保暖不够,也会因气温过低而着凉。
涼榻 凉榻 】《红楼梦》第三十回:“ 王夫人在里间凉榻上睡着,金钏儿坐在旁边捶腿,也乜斜着眼乱恍。”
退涼 退凉 tuì liáng ㄊㄨㄟˋ ㄌㄧㄤˊ 退凉 方言。犹退烧。 徐哲身 《反啼笑因缘》第七回:“ 绮华 摸了一摸 家树 额上,虽已微微有汗,还没退凉,便在床沿上一坐,道:‘药吃过没有?既然有寒热,应该多盖几张被头。’”
踽踽涼涼 【解释】落落寡合的样子;狷介的样子。也指独行的样子。
涼殿 凉殿 凉殿 liáng diàn (1).可以取凉的殿堂。《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十六》:“窈窕瑶台女,冶游戏凉殿。” 南朝·宋·鲍照《侍宴覆舟山》诗之一:“游轩越丹居,晖烛集凉殿。” (2).即清凉殿。唐·代宫殿名。在洛阳城南。唐·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五月》:“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 姚文燮注:“ 清凉殿在洛阳南。”
涼馬臺
悽涼 凄凉 凄凉:汉语词语 凄凉:邰正宵演唱歌曲 凄凉:漫画《尸兄》中的角色 凄凉 (汉语词语)凄凉,指悲苦;寂寞;悲凉;冷落。形容环境孤寂、冷清。 见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建中寺》:“有一凉风堂,本腾避暑之处,凄凉常冷,经夏无蝇,有万年千岁之树也。”
大涼山 大凉山 中国西部山脉。在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内,是大雪山的支脉。东北-西南走向。海拔2,000∼3,500米,个别高峰近4,000米。山地西侧美姑、昭觉一带为山原,丘陵起伏,顶部浑圆平坦,林牧业发达。东南侧为金沙江谷地,河谷深切,地面破碎。大风顶一带为大熊猫分布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大凉山为彝族聚居地区。大凉山以东为小凉山,以北为小相岭,以西为安宁河谷地。
秋涼 秋凉 (曹方演唱歌曲)歌曲《秋凉》选自曹方专辑《遇见我》,由曹方作词作曲并演唱,2005年由创盟音乐/钛友文化出版并发行。 秋凉 (词语释义)指的是秋季天气凉爽。亦指秋凉季节。

含有涼的成语和解释

成语拼音/解释

涼字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