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的组词

汾字的常见组词有:汾橋、汾水遊、汾陰、橫汾體、汾陽、汾陽帽、汾王、橫汾賞、汾阳宫、橫汾宴、關汾、汾謳、汾澮、汾陰鼎、汾阴鼎、汾沄、汾水游、郭汾阳、郭汾陽、汾沮洳、汾曲、河汾門下、汾陰脽、汾陽縣、汾脽、汾河、汾海、汾阳考、汾射、汾陽王、横汾、汾葵、汾阴脽、汾丘、汾沮、汾神、汾阳、汾陽考、汾浍、横汾宴、汾阳帽、橫汾、俟汾、溫汾、汾桥、汾陽宮、汾晉、汾晋、汾讴、沮汾、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汾字相关信息

  • 拼音fén
  • 部首
  • 总笔画7画
  • 统一码6C7E
  • 五笔IWVN|IWVT
  • 仓颉ECSH
  • 郑码VOYD
  • 四角38127

汾fénㄈㄣˊ 〔~河〕水名,在中国山西省。

含有汾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汾水游 汾水游 1、《庄子.逍遥游》:“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后以“汾水游”形容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
汾浍 汾浍 汾浍,读音为fén huì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汾水 与 浍水 。
汾陰 汾阴 古县名。战国魏邑,汉置县。治所在今山西万荣西南宝鼎,因在汾水之南故名。十六国汉并入蒲坂。
汾脽 见“汾阴脽 ”。
汾陽帽 汾阳帽 汾阳帽(fén yánɡ mào) 戏曲盔帽。俗称文阳。外形金地龙纹缀有绒球和珠子两旁为金色如意翅。剧中权势显赫的宰辅所戴如京剧《逍遥津》中的曹操等。
汾阴鼎 汾阴鼎 汾阴鼎,即汾鼎。 唐 岑参 《故仆射裴公挽歌》之二:“气歇汾阴鼎,魂飞京兆阡。”参见“汾鼎”。
温汾 温汾 温汾是汉语词汇,读音是wēnfén,出自《文选·枚乘七发》。
俟汾 俟汾 俟汾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ì fén,意思是俟分 、 复姓。
溫汾 温汾 温汾是汉语词汇,读音是wēnfén,出自《文选·枚乘七发》。
橫汾 横汾 释义 据《汉武故事》, 汉武帝 尝巡幸 河东郡 ,在 汾水 楼船上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中有“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句。后因以“横汾”为典,用以称颂皇帝或其作品。
汾潞 汾潞 汾潞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汾露。
汾澮 汾浍 汾浍,读音为fén huì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汾水 与 浍水 。
横汾 横汾 释义 据《汉武故事》, 汉武帝 尝巡幸 河东郡 ,在 汾水 楼船上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中有“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句。后因以“横汾”为典,用以称颂皇帝或其作品。
汾丘 汾丘 古地名。即战国时楚汾陉 。 《左传·襄公十八年》“ 子庚 帅师,治兵于 汾 ” 晋 杜预 注:“ 襄城县 东北有 汾丘 城。”
汾陽 汾阳 汾阳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偏西,太原盆地西缘,吕梁山东麓,地理坐标东经111°26——112°0022、北纬37°0844——37°2910,东、北部与文水县相邻,东南与平遥县、介休市相交,西南为孝义市,西与中阳县、离石区相连。 汾阳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9个镇和2个乡,市境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总人口43.47万(2017年)。 汾阳市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市境交通便利,处于太原经济圈节点,与孝义、介休共同构成太原
汾沄 汾沄 汾沄,读音为fén yú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众盛貌。
汾陰脽 汾阴脽 汾阴脽(fén yīn shuí) 汉代汾阴县的一个土丘。汉武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史记·孝武本纪》载:”于是天子遂东,始立后土祠汾阴脽上,如宽舒等议。上亲望拜,如上帝礼。礼毕,天子遂至荥阳而还。”《汉书·武帝纪》:“﹝元鼎 四年﹞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 颜师古 注:“脽者,以其形高如人尻脽。”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汾水历其(长阜)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脽。 应劭 曰:脽,丘类也。”亦省称“汾脽”。《汉书
橫汾賞 横汾赏 横汾赏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énɡ fén shǎnɡ,基本意思是指国君对臣僚的赏赐。
汾祠 汾祠 fén cí ㄈㄣˊ ㄘㄧˊ 汾祠 汉武帝 建于 汾阴 的 后土祠 。 唐 许景先 《奉和御制春台望诗》:“ 汾祠 雍畤 望通天, 玉堂 宣室 坐长年。”
汾露 见"汾潞"。

含有汾的成语和解释

成语拼音/解释
河汾门下 河:黄河。汾:汾水。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后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