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的意思解释,拼音怎么读
▶
基本字义
譬pìㄆㄧˋ
- 打比方:~如。~犹。~若。~语。~喻(比喻)。
- 领悟。
- 晓谕:~解。~说(晓示述说)。
详细解释
- 譬 pì
〈名〉
- (形声。从言,辟声。本义:譬如,比喻) 同本义 [metaphor;analogy]
- 譬,喻也。——《说文》
- 譬彼舟流。——《诗·小雅·小弁》
- 能近取譬。——《论语》
- 臣窃为公譬可也。——《战国策·齐策》
- 又如:譬如(举例以比喻);譬犹(譬诸。譬若。譬如);譬况(比喻形容);譬谕(比喻)
〈动〉
- 晓谕,使人知晓 [know]
- 又譬诸外戚。——《后汉书》。注:“譬,晓谕也。”
- 又如:譬称(用譬喻的言辞解说);譬类(以类相比喻)
- 明白,晓得 [understand]
- 言之者虽诚,而闻之未譬。——《后汉书》。注:“譬,犹晓也。”
国语词典
- 譬 pì ㄆㄧˋ
〈动〉
- 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
- 如:「譬喻」、「譬如」。
- 《论语·子张》:「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闚见家室之好。』」
- 告诉、说明、使知晓。
- 《后汉书·卷四七·班超慱》:「超譬军士曰:『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逾葱领来,非有运输,何足忧也。』」
- 了解、明白。
- 《后汉书·卷二九·鲍永传·论曰》:「若乃言之者虽诚,而闻之者未譬,岂苟进之悦。」
〈名〉
- 比喻。
- 《诗经·大雅·抑》:「取譬不远,昊天不忒。」
-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康熙字典
【唐韻】匹至切【集韻】【韻會】【正韻】匹智切,𠀤嚭去聲。【說文】諭也。【徐曰】猶匹也。匹而諭之也。【詩·大雅】取譬不遠。【禮·學記】罕譬而喻。【註】比方之辭。【後漢·第五種傳】羽請住譬降之。【註】譬,諭也。
又猶曉也。【後漢·鮑永傳】言之者雖戒,而聞之者未譬。
又【集韻】或作辟。【詩·小雅】譬彼舟流。【箋】譬,本亦作辟。【孟子】譬若掘井。
外语翻译
- 英语:metaphor, simile, example
- 德语:Metapher (S)
- 法语:comparer,p.e.
说文解字
諭也。从言辟聲。匹至切
(譬)諭也。諭、告也。譬與諭非一事。此亦統言之也。从言。辟聲。匹至切。十六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pʰi˥˧
- 唐代读音: piɛ̀
- 日语读音: TATOERU TATOE
- 韩语罗马: PI
- 现代韩语: 비
- 越南语: thí
- 客家话: [海陆腔] pit7 [宝安腔] bi3 pit7 [梅县腔] pit7 [台湾四县腔] pit7 [客英字典] pit7 [东莞腔] bi3 [客语拼音字汇] pid5
- 粤语: pei3
- 潮州话: pi3
- 中古音: 滂母 寘韻 去聲 譬小韻 匹賜切 三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滂母 錫部 ;王力系统:滂母 錫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