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造句

“淮军”的解释

用“淮军”造句

1、 1882年投淮军当兵,后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1890年毕业。

2、 袁世凯投笔从戎置身庆字营,已深刻认识到淮军之不足,因此,他在编练朝鲜亲军时,除用淮军勇营的操练法之外,又采用了英美装备与德式操练法。

3、 当时一起逃出寿州的清淮军,有差不多一百人,现在剩下三十人都不到了。

4、 淮军也从初到上海的十三营“叫花子兵”,发展成水陆一百四十营,计七万余人。

5、 彼时,淮军学习西洋操法,已经有了洋乐队,所用洋鼓洋号海光寺局亦能仿制。

6、 周氏兄弟以率淮军驻守天津小站,开发改造马厂减河两岸的盐碱地,屯田试验生产小站稻而闻名。

7、 可惜,随着淮军的日益消沉,这套鬼子操练法,到了甲午战争的时候,已经差不多被忘干净了。

8、 近年大练新兵,置水师与威海,屯淮军于北洋,所费国帑不知凡几。

9、 李鸿章在淮军已经出征苏南、饷项同样紧张的情况下,仍在一个月左右凑足六万两及时送去,使曾国藩发出“枯旱得雨,众苗勃兴,感荷何极”的感谢之辞。

10、 段祺瑞的一个叔叔也在淮军中,后来当上了山东威海军营的营务官。

11、 后来袁世凯以淮军子弟,传其衣钵,就变成清末民初时代的北洋军阀,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贻祸不浅。

12、 光绪十年,中法战起,士成率精壮千人援台,连战皆捷,后统淮军驻防旅顺,修建炮台营垒,扼要坚守。

13、 新军的决策层都是他的卵翼,即他的亲戚、北洋武备学堂以及淮军旧部组成。

14、 果然,李鸿章再无初始的平静,他本就欲以平乱做进身之阶,获取更大的荣华富贵,要他放弃淮军,他自认无法做到。

15、 光绪十年(1884)闰5月,刘铭传抵台後,即对北部之布防深表不满,大肆更张,并调淮军来台,遂种下湘淮冲突之火种。

16、 这座叫做寿州的城市长期处于战争状态,防守城市的是清淮军,进攻城市的是淮西军,都不是朝廷的军队,而是掌握在地方节度使私人的手中。

17、 请听那《春秋吟唱》,“教弩台上,千年鼓点响松荫;香花墩里,乡音流淌醉乡人;赤阑桥畔,依依杨柳传佳话;大潜山下,剑指台海是淮军

18、 张世杰拥幼主在广东惠州稍事安顿后,取水路回师,于景炎二年(1277)六月乙巳将淮军讨蒲寿庚于泉州。

19、 此时,西方的洋枪、大炮、火轮船都已经开始为精明的军事家们所利用,李鸿章在其一手打造的淮军中更是大力普及西式武器。

按拼音查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