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死造句

“梗死”的解释

梗死[gěng sǐ] 梗死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infarction)。梗死一般是由动脉阻塞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而坏死,但静脉阻塞,使局部血流停滞导致缺氧,亦可引起梗死。

用“梗死”造句

1、如花似玉,如花椒似芋头,麻不死几个都要梗死几个。

2、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及治疗.

3、本文主要回顾了目前万艾可与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相关知识。

4、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单盲评定、对比分析。

5、以行为学检测和脑梗死面积占总面积,判断脑损伤程度。

6、目的观察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7、方法对54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测定,251例诊断为脑心综合征。

8、结论脑苷肌肽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恢复,并改善预后。

9、应用印压实验装置,对正常和陈旧性梗死离体心室肌试件进行蠕变试验。

10、空白对照组、心肌梗死1周后处理组及心肌梗死2周后处理组,处理组经心外膜向心肌注射自体骨髓单核细胞。

11、结论丘脑结节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心理学障碍。

12、目的通过总结17例基底节梗死的CT和MR表现,探讨基底节梗死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13、MRI的特征性表现为脑肿胀,顶叶的局部性梗死,多数伴有出血.

14、探讨急性双侧半球大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预后及可能的发病机制。

15、不同脉压水平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非参数检验结果。

16、结果:单缺组术后第1天脑梗死累及皮质及基底核,第3天达高峰,出现中线结构移位。

17、结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静止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有较高的患病率。

18、右室心肌梗死的治疗应针对维持或恢复窦性节律,维持合适的前负荷,抗心肌缺血和适当应用正性肌力作用药物。

19、目的研究颈动脉颅外段斑块稳定性与青中年脑梗死

20、目的探讨颈动脉加压注射尿激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

21、目的评价脑梗死病人访视护理的效果。

22、应用门电路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对急性心肌梗死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测定其左心室功能。

23、生气四害:血压变高,血脂变稠,血色变紫,血管变细。引发脑塞,心肌梗死

24、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洪昭光说,猝死虽是在顷刻间发生,然而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却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的“瓜熟蒂落”,而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一项危险因素。

25、结论:颈动脉注射黄芪血塞通结合针剌星状神经节能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26、省级机关医院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季晓林说,脑中风也称“脑卒中”(造 句网),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

27、勒克司坚牢蓝HE染色显示,大脑皮质、海马、丘脑有多发小梗死灶。

28、结论本方法可在非人工通气条件下,快速、简单、有效地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29、这四种征兆就是知名心血管专家昌西.克兰多尔博士在最近的“心肌梗死:心脏健康的特刊”报告中不断强调的重点。

30、于6月16日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手术顺利。2008年6月19日,患者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

31、结论:脑梗死灶在DWI及ADC图上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结合T2WI可以对脑梗死进行分期诊断。

32、提示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而安全。

33、梗死节段室壁运动及室壁厚度异常.

34、临床用于治疗脑梗死、血栓性脉管炎,股动脉栓塞、肺栓塞等.

35、以异丙基肾上腺素行腹腔内注射连续3日,制成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36、分析急性脑梗死时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37、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38、冠状动脉粥样梗化使管腔狭窄,严重狭窄时由于缺血可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39、而脑栓塞引起的脑梗死,起病多较急骤,常在数秒钟或数分钟达高峰。

40、目的:应用MRI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

41、因此,骨骼肌成肌细胞并不能真正的替代梗死心肌,而是可以缓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异常的一些不良症状。

42、心肌肌钙蛋白已经成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工具。

43、DWI的全方向比单方向对显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梗死灶更清楚。

44、目的研究青少年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学特点。

45、结果:补阳还伍汤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

46、大约一半的肝脏梗死出现于动脉炎时,其余半数的病因多样。

47、目的:比较心脏标记物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其诊断价值。

48、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49、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新发生脑梗死所致谵妄的临床特征.

50、目的:观察施眼针前后局部脑血流和脑代谢情况,探讨眼针治疗脑梗死疗效机理。

按拼音查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