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造句

“廷尉”的解释

廷尉[tíng wèi] 廷尉 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掌刑狱。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恢复旧称﹐哀帝元寿二年(前1)又改为大理。新莽时改名作士﹐东汉时复称廷尉。汉末复为大理。魏黄初元年(221)改称廷尉﹐后代沿袭未改。北齐以大理寺为官署名,大理寺卿为官名,历代遵行。颜师古云:“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说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师古又引应劭说,则谓“听狱必质诸朝廷,与众共之。”

用“廷尉”造句

1、圣主思中国之未宁,北边之未安,使故廷尉评等问人间所疾苦。

2、晁错的廷尉署整天的盯着这些藩王抓小辫子,今天自己就给晁错找一个。

3、商鞅不由一阵怒火上冲,就想立即将李醯交廷尉府勘问。

4、陛下如问决狱的事,就责问廷尉;如问钱谷的事,就责问治粟内吏。

5、二年夏,除长兼廷尉卿,寻行定州事。

6、廷尉堂下大夫懦,张府门前车马稀。

7、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8、裴徵在李斯的带领下与丞相,太尉,内史,廷尉等位列三公九卿的几个重臣一起绕过主殿,向掖庭走去。

9、只是很可惜,幽王十二年时任忻州刺史的江安右迁廷尉府,忻州刺史就变成了唐家。

10、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11、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

12、西汉的张释之,位居三公九卿中的廷尉要职,掌管全国的司法。

13、应当说丞相、御史大夫、廷尉给秦始皇上奏的尊号已经登峰造极了,从称号到政令、自称,无所不用其极。

14、廷尉致其大逆罪,以为比上夷狄,欲绝继嗣之端,背畔天子,私为定陶王。

15、按照朝廷的规矩,正所谓刑不上大夫,要抄九卿以上官员的家,先要到黄门侍郎那里办理圣旨,然后再去廷尉那里要火票,接着需要去大司马那里借用兵符。

16、依法办事并敢于坚持正确主张,不以个人好恶来论罪,对皇上也不阿谀逢迎,所以在他任廷尉期间避免了许多冤案,得到了当时百姓的称颂。

17、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机关的总称。

18、无罪无辜,横受大刑,是以使民跼天蹐地,谁不战慄?昔之狱官,惟贤是任,故皋陶作士,吕侯赎刑,张、于廷尉,民无冤枉,休泰之祚,实由此兴。

19、钟繇不负厚望,刻苦用功,长大后被颍川太守阴修举荐为孝廉,做了尚书郎,在宫中任过廷尉及黄门侍郎,成为皇帝身边的侍从官。

按拼音查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