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都造句

“奠都”的解释

奠都[diàn dū] 奠都 奠都,汉语词语,读音是diàn dū,指确定国都的地址,出自《四朝闻见录·高宗驻跸》。

用“奠都”造句

1、 这不但施行于起义之前,而且起义乃至奠都之后在重要军政活动中仍屡屡用之。

2、 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运量逐年上升。

3、 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决定将地质调查所从北京搬迁到南京。

4、 奠都以来,青年之遭杀戮者,报纸记载至三十万人之多,而失踪监禁者更不可胜计。

5、 我把开原、清河、沈阳、宽奠都用红点标了出来。

6、 芳伯乃为之奠都邑,定官制,修军备,开商场,兴矿冶,抚民庶,建元兰芳,建国号曰兰芳大总制。

7、 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8、 努尔哈赤死后,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北伐蒙古、南征朝鲜,并于明崇须九年(1636)称帝,国号清,建元崇德,奠都盛京,与明朝遥相对峙。

9、 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迎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宋,奠都亳州,改元龙凤。

10、 志丹是红色革命的摇篮,曾是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的奠都之地,被誉为中国继江西瑞金之后的第二个“红都”。

11、 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避难江南,奠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

12、 本报延安讯(记者刘剑)10月18日,志丹县隆重举行*共中央进驻志丹70周年及中华苏维埃政府奠都志丹70周年纪念大会。

13、 自794年日本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京都的旧称),到1868年东京奠都为止,1200余年里,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

按拼音查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