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范卷中 处己·人之智识有高下
作者:「原文」人之智识固有高下,又有高下殊绝者。高之见下,如登高望远,无不尽见;下之视高,如在墙外欲窥墙里。若高下相去差近犹可与语;若相去远甚,不如勿告,徒费口颊舌尔。譬如弈棋,若高低止较三五着,尚可对弈,国手与未识筹局之人对弈,果何如哉?「译述」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及知识水平当然有高下之分,并且有的相差特悬殊,水平高的人看水平低的,就好像登高望远,远处景物一览无余;水平低的人看水平高的,就像在墙外的人想往墙里看,什么也无法看见,如果高低相差无几,那么还可以相互交流,如果二者相差甚远,那么,两个人不如干脆不要切磋,白费口舌罢了。就像下棋,双方的水平只差三五着,还可以下下。如果一个是国手,一个是根本不知道如何走的,两个人下棋,果真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评析」人的知识与见识,一方面来自天资,一方面来自后天教育学习。天资聪颖的人,能够过目成诵,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如浑金璞玉,稍加琢磨,便大放异彩。古来大圣、大智者,绝大多数是这类人。而资质稍差的人,如果遇到名师指点,自己又心虚若谷,怀抱谦诚,严于律己,恭敬有礼,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善于思考,则也能够救弊救偏,成一番大事业,有一番大作为。又有些特别愚顽,真如榆木疙瘩,死活不开窍的,那也不必灰心,因为上天既然降生了他,便不会唾弃不管,必有一样适合他的工作,则多试几次,终能发现,用心钻研不难开拓天地。
不必执着于学问一条道路。如果执着于学问一途,则不异于赶着牛车与汽车赛跑,如何赶得着。孔老夫子有一高徒颜回,死后孔子大哭,甚至伤了身体,众弟子说“子恸矣!”孔子曰:“不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是说:我悲痛过头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还为谁悲伤呢?又说:“唉!老天爷要我的命呀,要我的命呀!”孔子如此赏识颜回,可见颜回的学问与德行、天资都是相当高的,可是颜回谈到孔子时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以颜回之贤之用功,尚如此说,可见人之智识确实有高下。
「评析」人的知识与见识,一方面来自天资,一方面来自后天教育学习。天资聪颖的人,能够过目成诵,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如浑金璞玉,稍加琢磨,便大放异彩。古来大圣、大智者,绝大多数是这类人。而资质稍差的人,如果遇到名师指点,自己又心虚若谷,怀抱谦诚,严于律己,恭敬有礼,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善于思考,则也能够救弊救偏,成一番大事业,有一番大作为。又有些特别愚顽,真如榆木疙瘩,死活不开窍的,那也不必灰心,因为上天既然降生了他,便不会唾弃不管,必有一样适合他的工作,则多试几次,终能发现,用心钻研不难开拓天地。
不必执着于学问一条道路。如果执着于学问一途,则不异于赶着牛车与汽车赛跑,如何赶得着。孔老夫子有一高徒颜回,死后孔子大哭,甚至伤了身体,众弟子说“子恸矣!”孔子曰:“不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是说:我悲痛过头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还为谁悲伤呢?又说:“唉!老天爷要我的命呀,要我的命呀!”孔子如此赏识颜回,可见颜回的学问与德行、天资都是相当高的,可是颜回谈到孔子时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以颜回之贤之用功,尚如此说,可见人之智识确实有高下。
- 上一章:世范卷上 睦亲·遗嘱之文宜预为
- 目录
- 下一章:世范卷中 处己·富贵不宜骄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