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作者:颠僧济公的故事,肇源深远,宋代已露端倪。明代即有演说济公故事的小说行世。至清代,署称“济公全传”的小说已非一种,济公的故事流传极广。于是,济公传的续集也相继出现,有多至一百二十卷、一千二百回的(见张颖、陈速《通俗小说书目补遗及其他》)。我社“古典通俗小说文库”中已出版有《济公全传》一种,现在推出其续集(续至八集),以满足喜爱济公故事的读者的愿望。
济公的故事,虽为长篇巨制,实际上是由许多独立的故事联缀而成,用今天的话来说,是系列剧而非连续剧。因此,《续济公传》虽名为续集,情节却完全可以独立于《济公全传》之外而存在。而且故事内容与人物形象,与《全传》比也有较大的变化。续集叙述了济公率领弟子,劝导一批忠臣后裔和江湖义士,严惩卖国投降的奸臣和皇亲国戚,平定“大狄国”的内患,以保南宋江山“国泰民安”的种种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济公的活动范围从市井社会拓展到整个朝野江湖,其所作为也从撮合男女美满姻缘、扶危济困、除怪降妖扩展到关系国家安危的军机大事,社会场景更为广阔,情节也特别丰富、曲折,引人入胜。济公的形象也从一个游戏人间行侠仗义的“颠憎”,逐渐演化成一个忠肝义胆、神机妙算、佛法无边的济世活佛。作者实在是将旧时群众心目中理想人物的美德、本领,集于济公一身了。
作为流传于民间的通俗小说,《续济公传》的语言明白流畅,极近口语。济公的滑稽诙谐,自不待说,其他人物的语言也都尽肖口吻,贴近生活,十分生动有趣。 《续济公传》自续六开始,署名“坑余生初稿”,续七序末署“坑余生写于申江心出家之龛中”。据此,作者似为一饱经磨难的出家人,但“出家”云云,或许不过是执笔文人的伪托。成书年代约在清光绪年间。此次整理出版,即以光绪三十四年上海普新书局石印本为底本。原书中个别文字错讹之处,径予改正。整理中有不当之处,敬希读者指正。
济公的故事,虽为长篇巨制,实际上是由许多独立的故事联缀而成,用今天的话来说,是系列剧而非连续剧。因此,《续济公传》虽名为续集,情节却完全可以独立于《济公全传》之外而存在。而且故事内容与人物形象,与《全传》比也有较大的变化。续集叙述了济公率领弟子,劝导一批忠臣后裔和江湖义士,严惩卖国投降的奸臣和皇亲国戚,平定“大狄国”的内患,以保南宋江山“国泰民安”的种种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济公的活动范围从市井社会拓展到整个朝野江湖,其所作为也从撮合男女美满姻缘、扶危济困、除怪降妖扩展到关系国家安危的军机大事,社会场景更为广阔,情节也特别丰富、曲折,引人入胜。济公的形象也从一个游戏人间行侠仗义的“颠憎”,逐渐演化成一个忠肝义胆、神机妙算、佛法无边的济世活佛。作者实在是将旧时群众心目中理想人物的美德、本领,集于济公一身了。
作为流传于民间的通俗小说,《续济公传》的语言明白流畅,极近口语。济公的滑稽诙谐,自不待说,其他人物的语言也都尽肖口吻,贴近生活,十分生动有趣。 《续济公传》自续六开始,署名“坑余生初稿”,续七序末署“坑余生写于申江心出家之龛中”。据此,作者似为一饱经磨难的出家人,但“出家”云云,或许不过是执笔文人的伪托。成书年代约在清光绪年间。此次整理出版,即以光绪三十四年上海普新书局石印本为底本。原书中个别文字错讹之处,径予改正。整理中有不当之处,敬希读者指正。
- 上一章:第二回 济公施法助孝子 赵斌葬母会群雄
- 目录
- 下一章:第一回 显神通智救张煜 斗蟋蟀妙法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