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重阳过後

少年游·重阳过後朗读
重阳过後,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
莫将琼萼等闲分。
留赠意中人。

晏殊【y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注释】:
此词咏木芙蓉。秋风萧瑟,落叶纷纷,而芙蓉花却独自开得分外艳丽。这不畏严霜的木芙蓉象征着爱情的坚贞、高洁,因此词人要特地把它留赠给自己的意中人。
“重阳过后”三句为景语,写重阳过后自然景物的变化。西风凄紧,庭叶飘零,渲染出清秋萧索的气氛。紧接“朱阑”三句,作者在凄清的背景下,反出一艳笔:在这秋日的清晨,芙蓉(秋天开白、黄或淡红色花 )在枝梢簇集一处,淡雅美丽。这里用对比、反衬手法,益见出在清秋开放的芙蓉之可贵。
“霜前月下”三句着意刻画的是:在清霜中,在明月下,那微斜的红花、淡黄的小蕊,是多么鲜明美丽,真的要叫春天回转了。“霜前月下”,泛写芙蓉开放的环境 ,从另一角度补充“ 朱阑向晓 ”句意:“斜红淡蕊”,具体刻画出芙蓉的“妖艳”;“明媚欲回春”,是芙蓉所引起的强烈感受,它似乎能把萧瑟的秋季化作美好的春天。结拍二句承上抒怀:不要把这美玉般的花儿随便地摘下来,还是留着它赠送给意中人吧!因花及人,因人惜花,惜花亦惜人,此句为点睛之笔。
这首咏物词,在咏木芙蓉的同时,自有词人的感情在。词人要把这凌霜耐冷、独傲秋庭的花儿送给意中人,实际上寄托着作者对坚贞高洁之品德的肯定与赞赏。

《少年游·重阳过後》的诗词大意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在庭院的树上叶子纷纷。
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别地斗芳新。
霜前的月光下,斜红淡蕊,明媚想回春。
莫将琼粤等闲分。
留赠给意中人。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少年游·重阳过後》的网友点评


相关诗词推荐

宋代:邵雍
自是尧夫不善琴,非关天下少知音。
老年难做少年事,年少不知年老心。
将养精神便静坐,调停意思喜清吟。
如何医药不寻访,近日衰躯有病侵。
唐代: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唐代:李白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宋代:寇准
梦觉偶晨起,南轩还独过。
晓光生远树,露气冷疏荷。
窗白游尘少,风清静兴多。
遥知江郡守,幽趣在烟波。
宋代:李石
望崖相送欲凌虚,未拟边州作陋居。
法令牛毛纷可笑,使君马尾自能书。
白云度岭愁方寸,黄瘴埋沙费扫除。
列戟横琴果何择,一窗秋月竹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