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水纵横

祝英台近·水纵横朗读
水纵横,山远近。
拄杖占千顷。
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
试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
一瓢饮。
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
绕屋生喧,怎做静中境。
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

原序:与客饮瓢泉,客以泉声喧静为问。余醉,未及答。或者以“蝉噪林逾静”代对,意甚美矣。翌日为赋此词以褒之
--------------------------------------------
【注释】
①大约作于庆元元年(1195),时稼轩二次罢居信州带湖。是年瓢泉新居初成。饮瓢泉:在瓢泉饮酒。客以泉声喧静为问:客人问泉声喧闹还是幽静?蝉噪林逾静:梁代诗人王藉《入若耶溪》诗中的一句,与下句“鸟鸣山更幽”合成一联,有动中见静的意境。翌(yì意)日:第二天。褒:夸奖,赞扬。抒发山水之乐,动静之趣,一篇艺术小品。山本静,水为动;山影入水,而水动山摇;则静中有动,动中见静,动静莫辨。妙在自喻身世飘摇,出处无常。下片主客问答,问既巧,答亦妙。菩萨尘断心净,故花不沾身;我辈惟有心静,方能化动为静,动中取静,此亦嘲客不知进退之禅机。
②“水纵横”三句:拄杖游遍瓢泉的重山叠水。
③“老眼”两句:老眼怕光,只有欣赏水上的青山倒影。
④“试教”三句:水波荡而山影摇,笑自己一生恰如山影飘摇无定。试教:有试看的意思。此个:这个,即下文的水中山影。
⑤一瓢饮:语出《论语·雍也》,谓一瓢清水,是孔子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话。此借指一瓢酒,即题序之“饮瓢泉”。
⑥“人问”四句:你来瓢泉求静,而泉声喧嚣,何以致静。按:此即题序的“客以泉声喧静为问”。个中:此中。
⑦“我眠”句:《宋书·陶潜传》说:无论贵贱来访,陶潜只要有酒,就取出共饮。他若先醉,就对客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⑧“维摩”两句:用维摩讲经、天女散花的佛经故事作答。据《维摩诘经》载:维摩讲佛经时,有一天仙女向听讲者抛洒天花。花洒到诸菩萨身上不沾自落,而落到大弟子身上则沾而不坠。这说明大弟子的尘根尚未彻底除尽。维摩:即维摩诘,佛教中的先哲,与释迦牟尼(俗称如来佛)同时人,善讲大乘教义。方丈:佛寺长老及住持说法之处。后即用为对寺院长老及住持的代称。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祝英台近·水纵横》的诗词大意

水纵横,山远近。
拄杖占千顷。
老了,眼睛也将,水底看山影。
试教水动山摇,我生堪笑,像这样一个、青山不定。
一瓢饮。
人问老头爱飞溅,来寻找一个内心安静。
绕屋生喧闹,怎么做静中境。
我睡觉你先回家休息,维方丈,对天女散花时问、。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祝英台近·水纵横》的网友点评


相关诗词推荐

宋代:邵雍
自是尧夫不善琴,非关天下少知音。
老年难做少年事,年少不知年老心。
将养精神便静坐,调停意思喜清吟。
如何医药不寻访,近日衰躯有病侵。
宋代:寇准
梦觉偶晨起,南轩还独过。
晓光生远树,露气冷疏荷。
窗白游尘少,风清静兴多。
遥知江郡守,幽趣在烟波。
唐代: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唐代:李白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宋代:李石
望崖相送欲凌虚,未拟边州作陋居。
法令牛毛纷可笑,使君马尾自能书。
白云度岭愁方寸,黄瘴埋沙费扫除。
列戟横琴果何择,一窗秋月竹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