鈇的词语大全
带鈇字的常见词语有:賜鈇鉞、質鈇、甘心鈇鉞、霜鈇、竊鈇、資鈇、鑕鈇、疑人竊鈇、鈇鉞、轅門鈇、鈇鎖、鈇鑕、鈇質、王鈇、资鈇、质鈇、锧鈇、砧鈇、辕门鈇、窃鈇、戈鈇、鈇锁、鈇质、鈇砧、鈇锧、鈇钺、赐鈇钺、还可以查询鈇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含有鈇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解释 |
---|---|
砧鈇 | 砧鈇 砧鈇,读音zhēn fū ,指砧斧。出自金 麻九畴 《和伯玉食蒿酱韵》之二:“宁如酱以蒿,不出《本草图》,盖后人好奇,一洗腥砧鈇。” |
鈇质 | 见"鈇锧"。 |
锧鈇 | 锧鈇 锧鈇,是汉语词汇,亦作“ 鑕斧 ”。 |
賜鈇鉞 | 1.亦作"赐斧钺"。 2.古时天子以鈇钺赐于诸侯或大臣,授以征伐之权。 |
赐鈇钺 | 赐鈇钺 赐鈇钺,cì fū yuè,出自《礼记·王制》,是象征征伐之权的意思。 |
戈鈇 | 戈鈇 词语信息 gē fū 词语解释 戈与斧。亦泛指兵器。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 元厚之 《哀诗》云:‘转战谯门日欲晡,空拳独自把戈鈇。’” |
鑕鈇 | 1.亦作"锧斧"。 2.古代斩人的刑具。锧为砧板﹐鈇即斧。 3.借指斩杀。 |
鈇鑕 | 1.亦作"鈇质"。 2.古代斩人的刑具。借指腰斩之罪。锧﹐垫在下面的砧板。 3.星名。 |
質鈇 | 古代刑具。砧和斧。 |
資鈇 | 见"资斧"。 |
鈇鎖 | 指刑狱。 |
王鈇 | 王鈇 王鈇是汉语词汇,拼音wáng fū,出处《鹖冠子·博选》。 |
资鈇 | 见"资斧"。 |
甘心鈇鉞 | |
鈇锧 | 鈇锧 【释义】古代腰斩时所用刑具。鈇,如今铡刀;锧,腰斩时所用铡刀座。《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君不忍加之以鈇锧,赐之以死。”何休注:“鈇锧,要(腰)斩之罪。”也作“鈇质”。《史记·项羽本纪》:“将军何不……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鈇质,妻子为僇乎?” |
窃鈇 | 窃鈇 窃鈇,汉语词汇。 拼音:qiè fū 释义:1、窃斧 2、谓王者大权被人所窃。 唐 刘知几 《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案 周 当 战国 之世,微弱尤甚,故君疑窃斧,台名逃债。” |
质鈇 | 古代刑具。砧和斧。 |
霜鈇 | 霜鈇 霜鈇,读音为shuāng fū,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白亮锋利的斧钺。喻严明的刑法。 |
疑人竊鈇 | |
鈇質 | 见"鈇锧"。 |
辕门鈇 | 辕门鈇 辕门鈇是汉语词汇,拼音为yuán mén fū,解释为官署的腰斩刑具。 |
鈇鉞 | 1.斫刀和大斧。腰斩﹑砍头的刑具。 2.泛指刑戮。 3.指帝王赐予的专征专杀之权。 4.借指将军幕府。 5.星名。 |
鈇钺 | 鈇钺 鈇钺,汉语词汇。 拼音:fū yuè 基本解释:斫刀和大斧。腰斩、砍头的刑具。指帝王赐予的专征专杀之权。 |
鈇砧 | 鈇砧 《新唐书·李岘传》:“陛下之亲戚勋旧子若孙,一日皆血鈇砧,尚为仁恕哉?” |
鈇锁 | 鈇锁 fū suǒ 鈇锁(鈇锁) 指刑狱。 唐 欧阳詹 《怀州应宏词试片言折狱论》:“大则性命,必有鈇锁之寃焉。” |
竊鈇 | 1.亦作"窃斧"。 2.《列子.说符》:"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后以为目随心乱的典故。 3.谓王者大权被人所窃。 |
轅門鈇 | 官署的腰斩刑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