箓的词语大全

带箓字的常见词语有:讫箓、虎箓、前箓、膺箓受图、登鬼箓、鬼箓、宝箓、炎箓、命箓、膺图受箓、上清箓、昌箓、龟箓、图箓、韫箓、主箓、帝箓、膺箓、玉箓、应箓、玄箓、轩箓、写箓、仙人箓、仙箓、天箓、受箓、三箓、青箓、雀箓、箓练、箓图、箓籍、诀箓、金箓、金箓云签、慧箓、黄玉箓、黄箓醮、黄箓、黄箓斋、诰箓、符箓、法箓、度箓、地箓、道箓、丹箓、翠箓、谶箓、还可以查询箓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箓字相关信息

含有箓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解释
谶箓 谶箓 谶箓,读音为chèn lù,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记有谶语的符命。
讫箓 讫箓 讫箓,读音为qì lù ,是一个汉语词语,谓天命已终。亦指已终止的天命。
金箓 金箓 金箓,拼音jīn lù,是指道教谓天帝的诏书。
法箓 道教语。用以"驱鬼压邪"的丹书﹑符咒。
黄箓斋 黄箓斋 《黄箓斋》 在”全真青玄济炼焰口铁罐施食“中关于”黄箓斋“的经韵文如下: 《黄箓斋》:黄箓斋筵临妙宫,青城山下说原因。张氏丽华曾造罪,三官拷较甚分明。丈人观里求忏悔,哀告黄冠李若冲。经卷未完离地府,速登云路早超生。
登鬼箓 姓名登记在鬼的名册簿上。指死亡。鬼箓,迷信者所谓阴间记录死人鬼魂的名册。
受箓 受箓 受箓(shòu lù ),指古代皇帝自称受命于天,接受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或指道家接受符箓;或指新皇帝登基按道家的仪式接受符箓。
秘箓 秘箓 秘箓,汉语词语,读音mì lù ,是指道教神秘的文书。
应箓 应箓 yīng lù 应箓 顺应符命。古时以此为帝王之兆。箓,帝王所谓的天赐符命之书。《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大晋承运期》,言圣皇应籙受图,化象神明也。”《北史·刘昉传》:“ 士彦 称有相者,云其应籙,年过六十,必据九五。” 唐 张说 《舞马词》:“圣君出震应籙,神马浮 河 献图。”
宝箓 宝箓 宝箓,拼音为bǎo lù,汉语词语,是指道家的符箓。
膺箓 膺箓 膺箓(膺籙) 谓帝王承受符命。《文选·颜延之》:“ 后唐 膺籙,赤文候日。” 李善 注引《春秋命历引》:“五德之运徵符合,膺籙次相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太祖 以圣武膺籙, 世祖 以睿文纂业。”《旧唐书·窦建德传》:“有 宗城 人献玄珪一枚, 景城 丞 孔德绍 曰:‘昔 夏禹 膺籙,天锡玄珪。今瑞与 禹 同,宜称 夏国 。’ 建德 从之。”
轩箓 轩箓 轩箓,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道教秘籍。轩,指轩辕黄帝 , 轩辕黄帝 历来被奉为道教始祖。
箓籍 箓籍 箓籍(籙籍) 指道教的秘文与仙人的名籍。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本命醮词》:“爰命真官,以司籙籍。五行休王,皆禀於神功;三命兴衰,悉宗於灵府。”
青箓 1.道教有《太平青箓书》百馀卷﹐赤界﹐白素﹐青首﹐朱目。相传三国吴于吉在曲阳流水上得之。见《云笈七签》卷一一一引《洞仙传.于吉》。后因以"青箓"泛指道家经籍。
命箓 命箓 命箓(命籙) 指注定的命运。 前蜀 杜光庭 《皇帝本命醮词》:“至於命籙兴衰,禄祚丰薄,立身罪福,行运吉凶,上自天司,旁资本命,主张考校,巨细无遗。”
龟箓 龟箓 龟箓,拼音是guī lù,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龟书。古代常用以作称颂瑞应之词。
雀箓 雀箓 雀箓,读作què lù,汉语词语,是指传说中赤雀所衔丹书,也泛指重要史籍文献。
图箓 图箓 图箓,读音tú lù,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图谶符命之书。
膺箓受图 膺箓受图【解释】①指帝王得受图箓,应运而兴。图,河图;箓,符命。②道教指经过修炼,受天地道箓而名列仙籍。
地箓 道教谓地府的秘文秘录。
炎箓 炎箓 炎箓,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象征火德的符命。
箓图 箓图 箓图(籙图) 即图箓,图谶。预言吉凶得失的文字。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名载於籙图,事应乎天人。”《太平广记》卷二二六引 唐 颜师古 《大业拾遗记·水饰图经》:“太鲈鱼衔籙图,出 翠妫 之水并授 黄帝 。”
主箓 主箓 主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ǔ lù,是指道教职称之一,主掌符箓图籍;掌管符箓图籍的人。
写箓 书写符箓。
玉箓 道书,符箓。
箓练 箓练 箓练,是汉语词汇,读音为lù liàn,释义是修练道法。
韫箓 韫箓 韫箓是汉语词语,解释为承受天命。
翠箓 翠箓 翠箓,传说 黄帝 于 翠妫川 得上天所授图箓,古代认为是君主“受命于天”的一种瑞征。
上清箓 上清箓 上清箓,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道教符箓中较为高深的一种。
三箓 三箓 三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ān lù ,是指道教谓金箓乃三清所降,故称。

箓字在开头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