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的词语大全
带砚字的常见词语有:绿石砚、砚槽、鏊砚、砚瓦、铜砚、蟾砚、砚务、焚砚、铜雀砚、蚌砚、砚砖、同砚席、程砚秋、冻砚、吕砚、砚璞、风砚、设砚、同砚、鱼砚、砚务官、宫砚、砚海、砚滴、砚匣、砚子冢、风字砚、砚蟾、砚耕、枯砚、砚格、楮墨笔砚、韫玉砚、砚席、砚山、砚农、砚材、炙砚、同笔砚、砚草、砚北、砚冰、砚水、砚屏、砚田、砚台、砚石、砚池、洮砚、端砚、还可以查询砚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砚字相关信息
含有砚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解释 |
---|---|
鲁砚 | 鲁砚 砚是中国传统的文书工具和雕刻工艺相结合的特有的艺术品,她体现了中国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对传播民族文化艺术起着重要的作用。自南唐始即把她和笔、墨、纸合称为“文房四宝”。山东是古齐鲁之邦,文化源远流长。境内所产砚石,品类繁多;琢砚工艺,代有发展,素有“齐笔鲁砚”之美誉。鲁砚,是山东各地所产砚种的总称,有十多种,并久负盛名。像红丝石、淄石、徐公石、田横石、尼山石、金星石、浮来山石、龟石、燕子石等砚品早在 |
笔砚 | 笔砚 笔砚:毛笔和砚台;文房四宝中的两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
韫玉砚 | 韫玉砚 韫玉砚,亦称“ 韫玉 ”。即 淄 砚。出自 宋 苏轼 《评淄端砚》:“ 淄 石号韫玉砚,发墨而损笔” 。 |
金星砚 | 金星砚 金星砚是中国传统名砚,是一种有着很高观赏价值的文物性工艺品。以金星石为材料,磨制雕刻而成的,被誉称鲁砚之光,可与端砚相媲美。因金星砚石上有凤眼、金圈、金晕、金花浪纹、鱼子纹、眉子纹等形态万千的黄色金点而得名金星砚,金星石产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刘庄乡岐山东坡,岐山寺附近,临沂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故里,传说王羲之偶得此石,爱不释手,磨制成砚,视为珍宝,故后人又称该石为羲之石,该砚为羲之砚,费 |
砚格 | 砚格 砚格,拼音是yàn gé,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用以放置砚台的木格。 |
砚材 | 砚材 可作砚台的石料 宋 叶樾 《端溪砚谱》:“凡巖石皆有黄臕,如玉之瓜篓也。胞络黄臕凿去,方见砚材,世所谓子石也。” |
砚璞 | 砚璞 可作砚台的美石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金龙砚》:“余友 何持之 ……为余言其亲 党氏 ,有先为 端州 者,得二岩石砚璞,藏之再世矣。 |
同砚席 | 同砚席 同砚席(同砚席) 同一砚台和坐席。指在一起研讨诗文或同学。《北史·元晖传》:“ 周文 礼之,命与诸子游处,每同砚席,情契甚厚。” 唐 刘禹锡 《谢柳子厚寄迭石砚》诗:“常时同砚席,寄此感离羣。” |
砚滴 | 砚滴 砚滴又称水滴、书滴,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房器物,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最迟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水盂,人们在使用中发现,用水盂往砚里倒水时,往往水流过量,于是出现了便于掌控水量的器物,这就是砚滴。砚滴也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 |
铜砚 | 铜砚 铜制砚台,常见的砚台材质有石头、泥等,但铜制的砚台还是很少见的。 |
寒砚 | 寒砚 寒砚 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án yàn,是指冰凉的砚台。 |
砚屏 | |
砚北 | 砚北 砚北(yàn běi),汉语词语,谓几案面南,人坐砚北。指从事著作。 |
木砚 | 木砚 木砚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ù yàn,基本意思是木制的砚台。 |
砚水 | 砚水 砚水,读音为yàn shuǐ,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砚池中用以磨墨的水。 |
瓦头砚 | 瓦头砚 古宫殿瓦所作之砚的俗称。又名“砚瓦”。汉魏未央官铜雀台等诸殿瓦,瓦身如半个,面至背厚一寸弱,背平可研墨,唐宋以来,去其身以为砚,俗呼“瓦头砚”。砚,也作“研”。唐贯休《禅月集·砚瓦诗》:“应念研磨苦,无为瓦砾看。”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砚谱》、《百宝总珍集·瓦砚》、明曹昭《格古要论·汉末未央宫瓦砚记》。 |
砚田 | 砚田 砚台。文人恃文墨为生,故谓砚为“砚田”。清蒋超伯《南漘楛语·砚》:“近得一砚,上有(伊秉绶)先生铭云:‘惟砚作田,咸歌乐岁。墨稼有秋,笔耕无税’。” |
玉砚 | 玉砚 玉砚,砚体呈箕形,研磨面作斜坡状,墨池较浅,平底,前端底部有两个圆柱状矮足。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
冻砚 | 冻砚 冻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òng yàn,是指结冰的砚台。 |
石砚 | 石砚 (《武神赵子龙》剧中人物)石砚是电视剧《武神赵子龙》中原创人物,由中国内地女演员孟子义饰演。2014年,孟子义参与拍摄个人首部电视剧《武神赵子龙》,在剧中饰演与女主角林允儿情同姐妹的贴身侍女石砚,这是她首次触电荧屏。随后,签约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石砚 (汉语词汇)石砚是汉语词汇,拼音shí yàn,出处《为建平王谢赐石砚等启》。 |
卵砚 | 卵砚 椭圆形的砚台。宋苏轼《苏东坡集·卵砚铭》:“东坡砚,龙尾石;开鹄卵,见苍璧。” |
砚匣 | 砚匣 砚匣又称砚盒,安置砚台之用。以紫擅、乌木、豆瓣摘及漆制者为佳。考究的砚匣颇受文人的重视。 |
楮墨笔砚 | 楮墨笔砚 chǔ mò bǐ yàn 纸墨笔砚。借指文墨、文字。 |
传壻砚 | |
緑石砚 | 绿石砚 绿石砚是古砚名,出自文献《古玩指南·砚》。 |
砚蟾 | 砚蟾 词语解释 蟾蜍形的砚滴。置水其中,则自蟾蜍口滴水入砚。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铜蟾自滴》:“古铜蟾蜍, 章申公 研滴也。每注水满中,置蜍研仄,不假人力而蜍口出泡,泡殒则滴水入研。” 宋 陆游 《不睡》诗:“水冷砚蟾初薄冻,火残香鸭尚微烟。” 元 方夔 《木犀》诗之二:“褐凤抟风朝紫极,砚蟾滴露泻清秋。” |
澄泥砚 | 澄泥砚 澄泥砚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传统书法用具之一,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澄泥砚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因烧过程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有的一砚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澄泥砚由于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因此澄泥砚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 |
砚务 | 砚务 砚务,读音为yàn wù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南唐掌造砚的官署。 |
罗纹砚 | 罗纹砚 古砚名。 |
漆沙砚 | 漆和沙相混制成的砚台。今法用金刚砂,效果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