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的词语大全

带汾字的常见词语有:汾橋、汾水遊、汾陰、橫汾體、汾陽、汾陽帽、汾王、橫汾賞、汾阳宫、橫汾宴、關汾、汾謳、汾澮、汾陰鼎、汾阴鼎、汾沄、汾水游、郭汾阳、郭汾陽、汾沮洳、汾曲、河汾門下、汾陰脽、汾陽縣、汾脽、汾河、汾海、汾阳考、汾射、汾陽王、横汾、汾葵、汾阴脽、汾丘、汾沮、汾神、汾阳、汾陽考、汾浍、横汾宴、汾阳帽、橫汾、俟汾、溫汾、汾桥、汾陽宮、汾晉、汾晋、汾讴、沮汾、还可以查询汾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汾字相关信息

含有汾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解释
汾陽 汾阳 汾阳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偏西,太原盆地西缘,吕梁山东麓,地理坐标东经111°26——112°0022、北纬37°0844——37°2910,东、北部与文水县相邻,东南与平遥县、介休市相交,西南为孝义市,西与中阳县、离石区相连。 汾阳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9个镇和2个乡,市境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总人口43.47万(2017年)。 汾阳市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市境交通便利,处于太原经济圈节点,与孝义、介休共同构成太原
汾浍 汾浍 汾浍,读音为fén huì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汾水 与 浍水 。
汾沮洳 辞典解释汾沮洳fén jù rù 《诗经.魏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汾沮洳,刺俭也。」或以为刺某大夫爱修饰之诗。首章二句为:「彼汾沮洳,言采其莫。」汾,河水名。沮洳,下湿之地。
汾阳王 汾阳王 (唐朝著名军事家)汾阳王,指大唐名将郭子仪(697-781),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横汾赏 横汾赏 横汾赏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énɡ fén shǎnɡ,基本意思是指国君对臣僚的赏赐。
汾酒 汾酒 汾酒,中国传统名酒,属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又称“杏花村酒”。 汾酒以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被誉为最早国酒,国之瑰宝,是
汾阳宫 汾阳宫 汾阳宫,古宫名。 隋炀帝时所建。故址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规模壮观,殿宇楼阁,水榭歌台,栈道回廊,应有皆有。因为该行宫距汾河的发源地不远,故史称“汾阳宫”(或称“汾源宫”),据说,隋炀帝经常来这里巡猎、避暑、游玩,并在行宫接见大臣和使者,商讨和处理国家大事。当然,也少不了携爱妃宫女们云游行宫,踏青湖边,打情骂俏,赏景吟诗,于美酒声色中寻欢作乐,穷奢极欲地炫耀帝王的风流。只是因为年代久远,
汾讴 汾讴 汾讴,读音为fén ōu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汉武帝 《秋风辞》。
汾陰鼎 汾阴鼎 汾阴鼎,即汾鼎。 唐 岑参 《故仆射裴公挽歌》之二:“气歇汾阴鼎,魂飞京兆阡。”参见“汾鼎”。
橫汾體 见"横汾什"。
汾阳 汾阳 汾阳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偏西,太原盆地西缘,吕梁山东麓,地理坐标东经111°26——112°0022、北纬37°0844——37°2910,东、北部与文水县相邻,东南与平遥县、介休市相交,西南为孝义市,西与中阳县、离石区相连。 汾阳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9个镇和2个乡,市境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总人口43.47万(2017年)。 汾阳市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市境交通便利,处于太原经济圈节点,与孝义、介休共同构成太原
关汾 关汾 关汾,拼音是guān fé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宋代理学的两个主要学派。
大汾 大汾 大汾,汉语词语,中国常用地名或河流名。
汾桥 汾桥 fén qiáo 汾桥(汾桥) 古桥名。在 汾水 之上。故址在今 山西省 阳曲县 东。相传为 战国 初期 晋 刺客 豫让 为其主 智伯 报仇而谋刺 晋 大夫 赵襄子 处。 唐 王昌龄 《驾幸河东》诗:“ 晋水 千庐合, 汾桥 万国从。”
汾射 汾射 汾射,指隐士,南朝 梁 刘孝仪 《为江侍中荐士表》:“若夜鱼不欺,朝琴在奏,则残杀自去, 汾 射 可追。”
汾露 见"汾潞"。
汾祠 汾祠 fén cí ㄈㄣˊ ㄘㄧˊ 汾祠 汉武帝 建于 汾阴 的 后土祠 。 唐 许景先 《奉和御制春台望诗》:“ 汾祠 雍畤 望通天, 玉堂 宣室 坐长年。”
俟汾 俟汾 俟汾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ì fén,意思是俟分 、 复姓。
汾陽考 汾阳考 汾阳考,典故名,典出《旧唐书》卷一百二十〈郭子仪列传·史臣曰〉。唐代京官、外官,每年都 要经过考绩。考绩的具体工作,属于考功郎中掌管,由朝廷另派有声望的高官两人主持其事。 汾阳郡王郭子仪任中书令时,曾主持考绩达二十四次,故称“汾阳考”。
汾沮 汾沮 fén jǔ ㄈㄣˊ ㄐㄨˇ 汾沮 《诗·魏风。汾沮洳》篇名的省称。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八:“《汾沮》何鄙俭,《考盘》何退穷。”
沮汾 沮汾 沮汾 沮水 与 汾水 的并称。亦指 沮 汾 两水之间的地区。《国语·吴语》:“三岁於 沮 汾 以服 吴 越 。” 韦昭 注:“ 沮 汾 ,水名。 楚 东鄙 沮 汾 之闲 乾溪 也。”
汾陽縣 辞典解释汾阳县fén yáng xiàn 县名。在山西省孝义县北,县西靠吕梁山,有古金锁关,为通离石要道。农产以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等为主。山区盛产核桃,以杏花村所产汾酒著名。
關汾 关汾 关汾,拼音是guān fé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宋代理学的两个主要学派。
河汾 河汾 河汾是黄河与汾水的并称。亦指山西省西南部地区。出自《史记·晋世家》
汾陽帽 汾阳帽 汾阳帽(fén yánɡ mào) 戏曲盔帽。俗称文阳。外形金地龙纹缀有绒球和珠子两旁为金色如意翅。剧中权势显赫的宰辅所戴如京剧《逍遥津》中的曹操等。
汾橋 汾桥 fén qiáo 汾桥(汾桥) 古桥名。在 汾水 之上。故址在今 山西省 阳曲县 东。相传为 战国 初期 晋 刺客 豫让 为其主 智伯 报仇而谋刺 晋 大夫 赵襄子 处。 唐 王昌龄 《驾幸河东》诗:“ 晋水 千庐合, 汾桥 万国从。”
汾晉 汾晋 1.指汾水流域。亦特指山西省太原地区。唐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千秋汾晋间,事与云水白。” 金 元好问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诗:“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 明梅鼎祚 《玉合记·悟真》:“寓身汾晋之间,栖志蓬瑶之上。”
汾海 汾海 汾海注音是fén hǎi,释义是1.指南北朝时期南汾州地区。今山西省吉县一带。
橫汾什 横汾什 横汾什,读音是héng fén shí,含义是指汉武帝《秋风辞》。
横汾体 见"横汾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