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的词语大全
带棕字的常见词语有:棕籃、棕墊、棕將軍、棕綠、棕莢、棕櫚屋、棕榻、棕轎、棕輿、棕閭、棕樹、觀音棕竹、棕編、棕色種、棕櫚、棕色人種、棕繃、棕魚、棕車、棕薦、棕絲、棕屩、棕帚、棕靸、棕人、棕衣、棕绿、棕綦、油棕、棕筍、棕笠、棕壤、棕皮、棕箱、棕棚、棕冠、棕竹、棕花、棕片、棕扇、棕檐子、棕鞋、棕殿、棕匠、崖棕、棕拂、棕鱼、棕毯、棕将军、棕车、还可以查询棕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棕字相关信息
含有棕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解释 |
---|---|
棕花 | 棕花 棕花:文学书籍 棕花:植物 |
棕篮 | 棕编的篮子。 |
棕丝 | 棕丝 棕丝,榈树叶鞘的纤维,红褐色,坚韧而具弹性,是编结蓑衣﹑绳索等的原料。 |
棕衣 | 棕衣 古代的雨衣,现在少数地方还在用,也叫蓑衣。用棕榈树树干上的网状纤维物一层一层编织而成,类似鱼鳞的结构,用于雨天防水,领口处用绳子打结固定。 |
油棕 | 油棕 油棕属多年生单子叶植物,是热带木本油料作物。植株高大,须根系,茎直立,不分枝,圆柱状。叶片羽状全裂,单叶,肉穗花序(圆锥花序),雌雄同株异序,果实属核果。油棕的果肉、果仁含油丰富,在各种油料作物中,有“世界油王”之称。用棕仁榨的油叫棕油。 中国自1926年开始引种,上世纪60年代种植面积达65万亩,因品种、技术、管理等主客观原因而于上世纪80年代初停止商业化生产和科研。 1998年,在农业部“948”项目的资助下,中国热 |
棕莢 | 棕榈树的果实。 |
棕筍 | 1.亦作"椶笋"。 2.棕榈的花苞。 |
棕鞋 | 用棕丝编制的鞋。棕鞋。 |
棕笠 | 用棕和竹篾编成的帽子。用以遮雨或遮阳等。 |
棕綦 | 棕鞋。綦,鞋带,借指鞋。 |
棕車 | 棕车 【词语】:棕车 【注音】:zōng chē 【释义】:1.以棕为盖顶的车。始为皇太妃和内外命妇所乘,后其他官员亦乘之。 |
棕竹 | 棕竹 棕竹:棕竹 棕竹:中药 |
棕树 | 棕树 棕树是棕榈的通称,高可达15米,干径达24cm,稀分枝。叶簇竖于顶,近圆形,径50~70cm,掌状裂深达中下部;叶柄长40~100cm,两侧细齿明显。雌雄异株,圆锥状佛焰花序腋生,花小而黄色。核果肾状球形,径约1cm,蓝褐色,被白粉。花期4~5月,10~11月果熟。 |
棕輿 | 1.亦作"?舆"。 2.棕车。 |
棕熊 | 棕熊 棕熊(学名:Ursus arctos):亦称灰熊。是陆地上食肉目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体长1.5-2.8米,肩高0.9-1.5米,雄性体量135-545千克,雌性体重80-250千克。头大而圆,体形健硕,肩背隆起。被毛粗密,冬季可达10厘米;颜色各异,如金色、棕色、黑色和棕黑等。前臂十分有力,前爪的爪尖最长能到15厘米。由于爪尖不能象猫科动物那样收回到爪鞘里,这些爪尖相对比较粗钝。前臂在挥击的时候力量强大,“粗钝”的爪子可以造成极大破坏。 主要栖息在 |
棕红 | 棕红 棕 红: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棕榈叶枯萎后的颜色。 |
棕毯 | 棕毯 用棕毛织成的毯子 |
棕櫚屋 | 覆有棕衣或棕毛的车盖。 |
棕魚 | 棕鱼 zōng yú ㄗㄨㄥ ㄩˊ 1.亦作?鱼。 2.棕榈的花苞。因其中细子成列有如鱼子,故称。 |
棕床 | 棕床 棕床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ōng chuáng,意思是用棕绳编制的坐卧之具。 |
棕拂 | 棕拂 《棕拂》,属于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宋朝时期诗人郭印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
棕车 | 棕车 【词语】:棕车 【注音】:zōng chē 【释义】:1.以棕为盖顶的车。始为皇太妃和内外命妇所乘,后其他官员亦乘之。 |
觀音棕竹 | 辞典解释观音棕竹guān yīn zōng zhú 植物名。棕榈科观音棕竹属,常绿灌木。干高一至三公尺,叶披针形,深裂为五至七片小叶,柄瘦长,花小,色淡黄,常开花但不易结实,果为浆果。 |
棕榻 | 棕绷床。 |
崖棕 | 崖棕 崖棕,又名宽叶薹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 |
棕绿 | 棕绿 棕绿是一个名词,中国传统色彩。棕榈枝叶的颜色。 |
棕闾 | 棕榈。闾,同"榈"。 |
棕轎 | 覆以棕盖的轿舆。 |
棕黄 | 棕黄 棕黄:浅褐色。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棕榈花蕾的颜色。 为黄与黑之间一种和谐的色彩。 |
棕皮 | 棕榈树干上包裹着的一层由叶鞘形成的纤维状物。可加工成棕丝,也可直接用作编结蓑衣等的原料。棕皮的基部可入药,有收敛止血之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