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的词语大全
带农字的常见词语有:软骨农、农种、农录、农桒、农稷、重农轻商、农力、神农社、农本、中国农业银行、农奴制、农郊、农要、下农夫、重农轻末、农隐、农家子、富裕中农、中国农工民主党、良农、农器、农功、农谣、农穰、农黄、农业品、农畯、炎农、农扈、农奴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阿伽门农、九农、课农、重农、上农、训农、农用、农船、农父、农民协会、农琐、农耕、饬农、农军、农稼、农芸、农大夫、盛农、农志、还可以查询农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农字相关信息
含有农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解释 |
---|---|
农器 | 农器 (用于农业耕作的工具)用于农业耕作的工具。(多被农民使用) |
加农炮 | 加农炮 (反坦克炮)加农炮是指炮管较长,发射仰角较小,弹道低平,可直瞄射击,炮弹膛口速度高的火炮,常用于前敌部队的攻坚战中。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航空炮、舰炮和海岸炮也属加农炮类型。现今拦截加农炮最好的防御武器是以色列与美国联合研制的“铁穹”防御系统。 加农炮起源于14世纪。16世纪时,欧洲人称之为加农炮。其名来自拉丁文Canna,意为“管子”。 |
农畯 | 农畯 拼音:nóng jùn 注音:ㄋㄨㄙˊ ㄐㄩㄣˋ 繁体:农畯 农夫。 汉 刘桢 《大暑赋》:“农畯捉罇而去畴,织女释杼而下机。” 唐 储光羲 《同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诗:“农畯尽颠沛,顾望稼穑悲。” |
农期 | 农时。 |
济农 | 济农 济农,拼音jì nónɡ,是指汉语晋王的蒙古语译音。 |
力农 | 力农 力农园林绿化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九年,是一家集园林工程建设、绿化苗木繁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
工农红军 | |
农録 | 指《神农本草经》。传说神农氏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并编录为书。 |
乡农 | 乡农 【引证解释】 乡下农民。《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若近地乡农,装载谷米豆麦,不论还租完粮,尽要报税。”《平山冷燕》第六回:“ 郑秀才 便先说道:‘乡农村户,不知先生光临,有失迎候。’” 清 陆嵩 《赠龚蓝生照琪大令》诗:“我曾芒鞋走乡曲,徧与乡农诉且哭。” |
农殖 | 农殖 释义 亦作“ 农植 ”。 劝民种植。后泛指种植。《书·吕刑》:“ 稷 降播种,农殖嘉谷。”《汉书·食货志上》:“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后汉书·刘虞传》:“ 虞 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开 上谷 胡 市之利,过 渔阳 盐铁之饶,民悦年登,谷石三十。”《晋书·陶侃传》:“是以百姓勤於农殖,家给人足。” |
非农 | 与农业无关的;不属农业的。 |
林农 | 林农 林农(1919年—2002年7月21日),原名粟多泽,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县,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演员,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 1950年,担任革命电影《卫国保家》的副导演。1954年,独立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小姑贤》。1958年,执导革命电影《党的女儿》。1959年,由其参演的战争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上映。1962年,执导战争电影《甲午风云》,该片获得第12届葡萄牙菲格腊·达·福日国际电影节评委奖。1964年,自编自导战争电影《兵临城下》。1973年,由其执 |
农奴主 | 农奴主 农奴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nónɡ nú zhǔ,释义为统治被束缚在土地上封建主 。 |
农丁 | 农丁 农丁(农丁) 拼音:nóng dīng 注音:ㄋㄨㄙˊ ㄉㄧㄥ [引证解释] 指青壮年农民。《晋书·安平献王孚传》:“ 关中 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 冀州 农丁五千屯於 上邽 ,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 |
农谣 | 农谣 春雨初晴水拍堤,村南村北鹁鸪啼[1]。 含风宿麦青相接[2],刺水柔秧绿未齐[3]。 小麦青青大麦黄,护田沙径遶羊肠[4]。 秧畦岸岸水初饱[5],尘甑家家饭已香[6]。 雨过一村桑柘烟,林梢日暮鸟声妍[7]。 青裙老姥遥相语[8],今岁春寒蚕未眠。 漠漠余香着草花[9],森森柔绿长桑麻[10]。 池塘水满蛙成市,门巷春深燕作家。 |
下农 | 下农 下农,读音xià nónɡ,汉语词语,指种植条件较差而收获少的农民。 |
耕农 | 耕农 耕农,汉语词汇。 拼音:ɡēnɡ nónɡ 释义:1.农人。 2.指务农。 |
农林 | 农林 (白鸟士郎著作的轻小说)《农林》是白鸟士郎著作,切符负责插画的日本轻小说。小说以农业高中为舞台,描写高中生将青春投入于农业的日常生活,是一部农业系校园恋爱喜剧。曾获第一届“店员最爱轻小说大赏”第1名、2011年“大家一起选出来的最佳轻小说”喜剧部门第1名。广播剧CD由HOBiRECORDS于2012年4月27日发售。 农林 (词语概念)农林,指农业与林业的简称。语出陈毅 《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域内事,农林恢复,更兴工业。” |
农要 | 农要 农业生产的要务或农事 农要 : nónɡ yào 1.农业生产的要务。 2.农事。 |
营农 | 营农 yíng nóng ㄧㄥˊ ㄋㄨㄙˊ 营农(营农) 从事农耕。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前日放营农,辛苦救衰朽。”《通典·食货五》:“奏皆给地以营农,回易取利皆禁止。”《新唐书·萧铣传》:“诸将擅兵横恣, 铣 恐寖不制,乃阳议休兵营农,以黜其权。” |
大神农架 | 大神农架 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大巴山的主峰,山脉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湖北省境内长江、汉水的分水岭。 |
宽农 | 宽农 宽农是一个词语,汉语拼音是kuān nóng,意思是放宽农政,顺应农时。 |
郑司农 | 指汉经学家郑众。因其曾官大司农,故称。后亦用以称誉博学的人。 |
农丈人 | 星名。 |
佃富农 | 佃富农 佃富农 : diàn fù nónɡ 1.租种别人土地而有剥削行为的富农。 |
良农 | 良农 (1).善于耕种的农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天下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祢,不若己所自亲者也。”《荀子·修身》:“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汉·徐干《中论·民数》:“今之为政者,未知恤已矣。譬由无田而欲树艺也,虽有良农,安所措其疆力乎!” |
劳农 | 劳农 劳农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工人和农民,也单指农民。 |
农子 | 农子 农子 : nónɡ zǐ 1.农家子。 2.笔名。 |
隶农 | 隶农 古拉丁文 colonus的意译,有时音译为“科洛尼”(coloni,为colonus的复数形式)。在古代罗马,3世纪以前隶农主要指租地耕种的人,4~5世纪主要指介于自由民与奴隶之间的农业劳动者。隶农虽已不是奴隶,也不是自由人,可连同土地一起出售。 |
违农 | 违农 wéi nóng ㄨㄟˊ ㄋㄨㄙˊ 违农 违背农时。 元 虞集 《大龙翔集庆寺碑》:“财自内出,不涉经费。工以佣给,役弗违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