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的词语大全
带伞字的常见词语有:炎官伞、杏黄伞、遮阳伞、佛伞、火伞、逍遥伞、飞伞、鬼伞、伞簳、洋伞、聚伞花序、伞头、伞盖、灯伞、獭伞、仪伞、伞子盐、伞扇、伞幄、伞檐、伞橑、伞子、伞形花序、伞兵、降落伞、竹伞、直伞、御伞、雨伞、油伞、拥伞扇、阳伞、跳伞员、跳伞、跳伞塔、收旗卷伞、扇伞、三檐伞、三檐青罗伞、三檐伞盖、晴雨伞、青罗伞、旗伞、万民牌伞、万民伞、梅红伞、罗伞、凉伞、珂伞、金伞、还可以查询伞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伞字相关信息
含有伞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解释 |
---|---|
跳伞员 | 跳伞员 tiosǎnyun[parachutist] 指经过训练并有飞机上跳伞装备的人员 |
油伞 | 见"油伞"。 |
杏黄伞 | 1.杏黄色伞盖。古代官员的仪仗之一。 |
黄线伞 | 黄线伞 拼音:huáng xiàn sǎn 注音: 黄线伞(黄线繖) 黄布伞。古代高级官员的仪仗。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褐盖》:“犹忆先人,自输检差归,转修撰假归,俱用青繖,如他官。后来词林六七品,忽皆黄线繖,银瓜前导,已为逾分,未几而庶常亦然。” |
万民伞 | 万民伞 旧时绅民为颂扬地方官的德政而赠送的伞。伞上缀有许多小绸条,上书赠送人之名氏。万民伞在清代,地方官离任的时候,这个地方的绅商都得表示一点挽留的意思,比较通行的方式是送“万民伞”,意思是这个父母官,像伞一样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送的伞越多,表示这个官越有面子。 如果在这个官被撤职或者降职的时候,当地还有人送伞,甚至拦轿,说明这个官绝对是个清官或者好官,而且当地人同时又有情有义。 |
凉伞 | 凉伞 凉伞位于新晃县西南。1953年至1955年设凉伞镇。1956年改为乡。1958年9月,撤乡建立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公社为乡。2000年,经省民政厅批准撤乡设镇,2001年经省民委批准为首批民族团结示范点,是湘黔两省5县10乡镇的重要结合部及民族贸易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全镇有17个村,188个组。总面积99.86平方公里,有耕地16533亩。1989。主要经营农产品、农具、食品加工和商业、服务业。主要特产有油菜、玉米、马铃薯、凉伞猪、凉伞豆腐等。 |
三檐伞盖 | 见“三簷青罗繖 ”。 |
伞形花序 | 伞形花序 伞形花序是指似总状花序,花序轴缩短,在总花梗顶端集生许多花梗近等长的小花,放射状排列如伞,如五加、人参等五加科植物的花序以及石蒜、朱顶红等石蒜科一些植物的花序。 伞形花序是一种花序,花轴顶端有伞状长梗,如葱、韭菜等的花序。其特点是花轴缩短,大多数花着生在花轴顶端,每朵小花的花柄基本等长。 |
炎官伞 | 炎官伞 yán guān sǎn 炎官伞 指阳光。 宋 周必大 《次韵阎刑部才元杨梅》:“炎官伞照涛江红,五月献果 明光宫 。”参见“ 火伞 ”。 |
金伞 | 金伞 金伞居士覃豪所持奇门兵刃。与敌交战时,打开金伞,往往能在守护时反守为攻,伞上往往会有暗器乃至于毒物。伞招中最精粹的是三招共二十一式,使起来金芒闪烁,劲风呼啸,威力无穷。 |
伞橑 | 伞橑 伞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ǎn lǎo ,是指伞骨。 |
伞子盐 | 伞子盐 sǎn zǐ yán ㄙㄢˇ ㄗㄧˇ ㄧㄢˊ 伞子盐(伞子盐|繖子盐) 伞子盐:四川 井盐名。其形如伞,故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食盐》:“伞子盐,生於井。” 繖子盐:即伞子盐。井盐的一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汤溪水 ﹞翼带盐井一百所, 巴川 资以自给。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张繖,故因名之曰繖子盐。有不成者,形亦必方,异於常盐矣。” |
火伞 | 火伞 火伞,拼音:huǒ sǎn,是一组词语,有两种含义,释义一比喻烈日;二比喻红色的伞盖。 |
伞盖 | 伞盖 伞盖,是汉语词汇,出自《梁书·武帝纪上》,解释为古代一种长柄圆顶、伞面外缘垂有流苏的仪仗物。 |
拥伞扇 | 1.见"拥身扇"。 |
黄伞格 | 黄伞格 旧时采用”骈体“书写的一种书信格式,因格式像旧时官吏仪仗中的一柄黄伞, 故称:黄伞格。 |
伞檐 | 伞檐 伞檐即采煤工作面伞檐,是指当采煤机通过后其原煤壁上方 也就是顶板煤炭没有切割下来发生的小块煤恋顶现象。 |
灯伞 | 灯伞 灯伞是指灯泡上的伞状罩子,用于中小影楼作影室摄影。 |
佛伞 | 佛伞 语出:宋 陶谷 《清异录·僧旂佛伞》:“ 龙兴寺 檀越舍幡盖文云:‘僧旂交舞,丁当起于风铃;佛伞高擎,焜燿生乎日鉴。’其造语脱落寻常轨辙,而不书谁人制撰。” |
鬼伞 | 鬼伞 鬼伞(鬼伞) 鬼盖的别名。 |
伞子 | 伞子 伞子:汉语词语 伞子:关心妍演唱歌曲 伞子 (汉语词语)伞子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ǎn zǐ ,意思是古代仪仗队里的执伞者;伞。 |
三檐伞 | 见"三檐青罗伞"。 |
直伞 | 直伞 zhí sǎn ㄓㄧˊ ㄙㄢˇ 直伞(直伞) 指古代官吏出行时,在轿前举直柄伞的差役。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正俗》:“今每人要皂隶二名,轿夫四名,直伞一名,每人总七名。” |
御伞 | 御伞 御伞,是一个汉语名词,指帝王出巡时所用的伞盖。为仪仗之一。 |
青罗伞 | 青罗伞 青罗伞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义为青罗制成的伞盖。 |
聚伞花序 | 聚伞花序 聚伞花序是那些最内或中央的花最先开放,然后渐及于两侧开放,称为聚伞花序,每次中央一朵花开后,两侧产生二个分枝,这样的聚伞花序称为二歧聚伞花序,蔓假繁缕为二歧聚伞花序。 |
獭伞 | 獭伞 也写作“獭繖”,“繖”,同“ 伞 ”。古文中称荷叶为“獭伞” |
伞头 | 伞头 伞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ǎn tóu,是指陕北地区大秧歌舞中领舞领唱的演员。 |
旗伞 | 旗伞 qí sǎn 旗伞(旗繖) 即旗盖。《清史稿·宣宗纪二》:“己亥,理藩院禁 哲布 尊丹巴呼图克图 用旗繖。”参见“ 旗盖 ”。 |
阳伞 | 阳伞 阳伞即太阳伞,就是主要用于遮防太阳光直接照射的伞。也可称防紫外线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