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的词语大全

带纳字的常见词语有:保纳、感纳、含纳、逼纳、从纳、登纳、遵纳、上纳、博茨瓦纳、俯纳、沿纳、献纳司、纳米材料、完纳、陪纳、滚纳、顺纳、华纳、听纳、中纳、追纳、迎纳、穿花纳锦、泛纳、刻纳、格纳库、献纳函、川泽纳污、弘演纳肝、承纳、献纳使、滞纳金、俞纳、铺胸纳地、献纳院、拜纳、百纳、规纳、塞纳河、矜纳、降纳、赏纳、赋纳、不完全归纳推理、揽纳户、吞纳、办纳、潜纳、珍纳、填纳、还可以查询纳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纳字相关信息

含有纳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解释
听纳 听纳 听纳,汉语词汇。 拼音:tīng nà 释义:听从采纳;听谏纳善。
规纳 指规谋献策。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丹麦语:Skandinaviske halvø,瑞典语:Skandinaviska halvön,挪威语:Den skandinaviske halvøy,芬兰语:Skandinavian niemimaa),位于欧洲西北角,其濒临波罗的海、挪威海及北欧巴伦支海,与俄罗斯和芬兰北部接壤,北至芬兰,意为“斯堪的纳维亚人居住之地”。 “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n)一词源自条顿语“skadino”,意为“黑暗”,再加上表示领土的后缀-via,全名意为“黑暗的地方”。因半岛地处高纬、冬季黑夜很长而得名
纳财 纳财 纳财,民俗中风水用词,常指黄道日历里购屋产业、进货、收帐、收租、讨债、贷款、五谷入仓、求财富等。
傅纳 傅纳 傅纳,读音为fù nà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使之陈述意见并加以采纳。
献纳函 献纳函 献纳函,是汉语词汇,拼音是xiàn nà hán,指接受臣民所投书奏、呈文等的匣子。
纳喇 复姓。清有显祖继妃纳喇氏﹑太祖孝慈高皇后纳喇氏等。见《清史稿.后妃传》。
纳木错 纳木错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km²。 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错的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错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措是古
纳吉 纳吉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纳吉,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1953年~1955年,1956年10月~1956年11月)。
纳货 纳货 纳货是汉语词汇,拼音nà huò,意思是接受贿赂。
交纳 交纳 交纳,指奉献;交付。
收纳 收纳 释意 [take in] 收进,留下 悉数收纳 收纳现金 1.收留,容纳。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收纳学士大夫用之,不求其备。”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廷议诸臣,恐以收纳逃亡启边衅。” 鲁迅 《坟·未有天才之前》:“做土要扩大了精神,就是收纳新潮,脱离旧套。” 2.收集。 鲁迅 《序言》:“现在我将那时所做的文字的错的和至今还有可取之处的,都收纳在这一本里。”
纳石 茶名。
纳麓 纳麓 纳麓是汉语词汇,拼音nà lù,是总揽大政的意思,出自《书·舜典》。
穿花纳锦 穿花纳锦【解释】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行者一一观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
金鸡纳树 金鸡纳树 金鸡纳树,学名:Cinchona ledgeriana(Howard)Moens ex Trim.,又名列氏规那树、列氏金鸡纳树、列氏奎宁树、奎宁树等,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当中有些是小型灌木,有些是大型乔木,高度约5到15公尺,远望金鸡纳林,红一层绿一层,互相交迭,红的是嫩叶,绿的是老叶,夏季开白色小花,种子很小。原产地源自南美安第斯山脉,而树皮和根皮是提取奎宁和奎尼丁的重要工业原料。
怀纳 怀纳 huái nà 怀纳 怀柔招纳。《后汉书·南匈奴传》:“ 王莽 簒位……单于乃畔。 光武 受命,复怀纳之,缘边郡得以还复。”
吞纳 汇合;容纳。
赏纳 赏纳 赏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ǎng nà,是指称赞结纳。
取纳 取纳 取纳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ǔ nà ,解释为索取或收受财物。
哂纳 哂纳 shěn nà 该词被2014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发起的“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选为第五期焐热词汇。
捐纳 捐纳 捐纳,汉语词汇。 拼音:juān nà 释义:捐资纳粟以得官爵。秦始皇四年(前243年),因蝗灾大疫,许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历代多沿袭,清中期后尤盛。
纳西族 纳西族 (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民族)纳西族(Naxi minority)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 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纳西族中家族组织普遍存在,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泸沽湖地区纳日人(摩梭人)的亲
纳室 娶妻。
勤纳 勤纳 勤纳是一个词语,读音为qín nà,指殷勤接待。
纳善 纳善 纳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nà shàn,是指接纳善言。
纳禄 纳禄 纳禄 归还俸禄。谓辞官。《国语·鲁语上》:“若罪也,则请纳禄与车服而违署。” 韦昭 注:“纳,归也;禄,田邑也。” 宋 陆游 《跋》:“时予纳禄已三年,居 会稽 山阴 之 三山 。”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朱昂 ﹞晚年以工部侍郎乞骸骨……内侍传诏各赋诗饯行。凡四十八篇,独 李翰 长维 诗最奇绝,云:‘清朝纳禄犹强健,白首还家正太平。’”
按纳 按纳 按纳,汉语词汇。 拼音:àn nà 释义:1、抑止、忍耐。2、捉摸。
监纳 监纳 【拼音】:jiān nà 【注音】: 【汉字】:监纳(监纳) 监督交纳。《隋书·酷吏传·燕荣》:“於是遣弘嗣监纳仓粟。”《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一》:“﹝显德元年﹞冬十月甲辰,左羽林大将军 孟汉卿 赐死,坐监纳厚取耗馀也。”《宋史·职官志五》:“司农寺…… 乾道二年,诏粮纲有欠,从本寺断遣监纳,情理重者,大理寺推勘。”
填纳 填纳 填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ián nà,是犹补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