繻的词语大全
带繻字的常见词语有:棄繻關、棄繻者、棄繻郎、棄繻郞、棄繻年、關繻、棄繻、終軍棄繻、繻券、繻紲、繻绁、度關繻、棄繻生、絁繻、弃繻关、弃繻年、弃繻生、弃繻、弃繻者、弃繻郎、契繻、裂繻、关繻、合繻、符繻、度关繻、还可以查询繻字组词的意思解释、拼音读音、词语出处等信息。
繻字相关信息
含有繻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解释 |
---|---|
棄繻年 | 汉终军年十八被选为博士弟子,入关弃繻。后因以"弃繻年"指少年有为之时。 |
度关繻 | 度关繻 度关繻 : dù ɡuān xū 1.古时出入关卡的凭证,裂帛为之,合以为符信。 典出《汉书.终军传》: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繻,帛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传烦,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 |
繻紲 | 捉拿﹑绑缚。 |
弃繻 | 弃繻 弃繻,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六十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终军》。繻,帛边。书帛裂而分之,合为符信,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表示决心在 关中 创立事业。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 |
度關繻 | 古时出入关卡的凭证,裂帛为之,合以为符信。典出《汉书.终军传》:"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繻,帛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传烦,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 |
關繻 | 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语本《汉书.终军传》:"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繻﹐帛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传烦﹐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 |
弃繻关 | 弃繻关 qì xū guān 弃繻关(弃繻关) 汉 终军 入 潼关 ,弃繻,后因以“弃繻关”指 潼关 。 宋 司马光 《送何济川知汉州》诗之一:“复寻题柱迹,重过弃繻关。” 清 赵翼 《卢抱经作重逢入泮诗纪事敬贺四律》之二:“尚有昔年题字柱,便当古迹弃繻关。”参见“ 弃繻 ”。 |
契繻 | 契繻 古代用帛制的符信。 宋 苏轼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使寺僧藏其一以为往来之信戏谓之调水符》诗:“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
棄繻郞 | |
棄繻生 | 1.指汉终军。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人。 |
合繻 | 验证帛符。繻,汉代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 |
繻绁 | 繻绁 繻绁,读音为xū xiè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捉拿、绑缚。 |
弃繻郎 | 弃繻生。郎,对少年的通称。 |
棄繻郎 | 弃繻生。郎,对少年的通称。 |
弃繻年 | 弃繻年 qì xū nián 弃繻年(弃繻年) 汉 终军 年十八被选为博士弟子,入 关 弃繻。后因以“弃繻年”指少年有为之时。 唐 耿湋 《送郭秀才赴举》诗:“乡赋《鹿鸣》篇,君为贡士先。新经梦笔夜,纔比弃繻年。”参见“ 弃繻 ”。 |
弃繻者 | 弃繻者 qì xū zhě 弃繻者(弃繻者) 弃繻生。 明 李梦阳 《潼关》诗:“满眼非无弃繻者,寄言军吏莫嗔颜。” 明 谢榛 《榆河晓发》诗:“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
棄繻者 | 1.弃繻生。 |
裂繻 | 裂繻 裂繻是一个词语,汉 制,裂缯帛为符信,凭以出入关隘。 |
符繻 | 符繻 符繻,释义:分裂繻帛而成的符传。 |
弃繻生 | 弃繻生 弃繻生,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六十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终军》。指汉终军。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人。“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 |
棄繻 | 《汉书.终军传》:"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繻,帛边。书帛裂而分之,合为符信,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表示决心在关中创立事业。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 |
繻券 | 繻券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太原王气》:“我素有大志,见天下将乱,昔广蓄赀财,规造繻券,或龙战二三十载,意欲建少功业。” |
絁繻 | 絁繻 shī xū ㄕㄧ ㄒㄩ 絁繻 粗质彩帛。《宋史·后妃传上·真宗刘皇后》:“﹝太后﹞常服絁繻练裙。” |
終軍棄繻 | |
关繻 | 关繻 关繻,是汉语词汇,读音是guān xū,意思是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 |
棄繻關 | 1.汉终军入潼关,弃繻,后因以"弃繻关"指潼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