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疱
面疱朗读
面疱
- 词语读音miàn pào
- 词语注音ㄇㄧㄢˋ ㄆㄠˋ
- 繁体字形面皰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病名。因受风热而生的面部疮疱。
辞典解释
面疱miàn pào ㄇㄧㄢˋ ㄆㄠˋ
一种青春期男女易患的皮肤病,常在皮肤上发生小痘或黑头。本病因皮脂腺过度增生和皮肤毛囊角质异化所致。
也称为「痤疮」。
网络解释
面疱
面疱是细菌感染毛囊和皮脂腺而引起的皮肤炎症,发生部位除脸部以外,也会长于胸部、背部等部分。由于皮脂排泄不畅,分泌物形成堆积,渐渐积聚阻塞住皮脂腺的出口。此时,如受灰尘、其它污物的粘连使毛孔堵塞,皮脂无法排除,外在清洁不当,使细菌侵入毛囊,刺激了形成严重脓疱症。痤疮经过一段时间,大部分会自然痊愈,但如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而任其恶化,也可能留下疤痕终生遗憾。
“面疱”的单字解释
- 拼音pào
- 部首疒
- 总笔画10画
- 统一码75B1
- 五笔UQNV
- 仓颉KPRU
- 郑码TRY
- 四角00112
疱pàoㄆㄠˋ 皮肤上长的像水泡的小疙瘩(亦作“泡”):水~。火~。...
- 拼音miàn
- 部首面
- 总笔画9画
- 统一码9762
- 五笔DMJD|DLJF
- 仓颉MWSL
- 郑码GJKD
- 四角10602
面miànㄇㄧㄢˋ 头的前部,脸:脸~。颜~。~目。~~相觑。 用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