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彩
釉下彩朗读
釉下彩
- 词语读音yòu xià cǎi
- 词语注音ㄧㄡˋ ㄒㄧㄚˋ ㄘㄞˇ
词语解释
辞典解释
釉下彩yòu xià cǎiㄧㄡˋ ㄒㄧㄚˋ ㄘㄞˇ
以彩色釉在瓷器上绘制花样后,再加上一层透明的釉,使花纹不易消失的一种瓷器著色方法。因釉彩隐于透明釉之下,故称为「釉下彩」。
网络解释
釉下彩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装饰瓷器。
“釉下彩”的单字解释
- 拼音yòu
- 部首采
- 总笔画12画
- 统一码91C9
- 五笔TOMG
- 仓颉HDLW
- 郑码PFKI
- 四角25960
釉yòuㄧㄡˋ 覆盖在陶瓷、搪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子。~料。~彩。...
- 拼音xià
- 部首一
- 总笔画3画
- 统一码4E0B
- 五笔GHI
- 仓颉MY
- 郑码AID
- 四角10230
下xiàㄒㄧㄚˋ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等级低的:...
- 拼音cǎi
- 部首彡
- 总笔画11画
- 统一码5F69
- 五笔ESET
- 仓颉BDHHH
- 郑码PVFP
- 四角22922
彩cǎiㄘㄞˇ 各种颜色交织:~云。~虹。~霞。~绘。~陶。~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