菵草
菵草朗读
菵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即莽草。 2.别称菵米﹑水稗子。一年生草本。夏秋开花。多生于水边潮湿处。全草和果实可作饲料。
网络解释
菵草
菵草,别名:菵米、水稗子,拉丁文名:Beckmannia syzigachne. 禾本科、菵草属一年生。秆直立,叶鞘无毛,多长于节间;叶舌透明膜质,叶片扁平,粗糙或下面平滑。圆锥花序分枝稀疏,直立或斜升;小穗扁平,圆形,灰绿色;颖草质;边缘质薄,白色,背部灰绿色,具淡色的横纹;外稃披针形,常具伸出颖外之短尖头;花药黄色,颖果黄褐色,长圆形,先端具丛生短毛。花果期4-10月。生于海拔3700米以下之湿地,水沟边及浅的流水中。
“菵草”的单字解释
- 拼音wǎng
- 部首艹
- 总笔画11画
- 统一码83F5
- 五笔AMUN
- 仓颉TBTV
- 郑码ELD
- 四角44227
菵wǎngㄨㄤˇ 〔~草〕一种生在田里的草,可作饲料。亦称“水稗子”。...
- 拼音cǎo
- 部首艹
- 总笔画9画
- 统一码8349
- 五笔AJJ
- 仓颉TAJ
- 郑码EKED
- 四角44406
草cǎoㄘㄠˇ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