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

菩提樹朗读
  • 词语读音pú tí shù
  • 词语注音ㄆㄨˊ ㄊㄧˊ ㄕㄨˋ
  • 繁体字形菩提树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菩提树 pútíshù

[pipal;pipal tree;pipul;peepul;peepal] 印度的一种著名的榕属植物,因植株高大,寿命长和在经济用途上为虫胶的来源而著称,它与孟加拉榕的区别在于无支根

辞典解释

菩提树pú tí shùㄆㄨˊ ㄊㄧˊ ㄕㄨˋ

植物名:(1)​ 榕属桑科,落叶大乔木。叶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长尾状锐尖,边缘波状。果实由花托发育而成,呈扁圆形,质地坚硬,可做念佛之数珠。也称为「觉树」、「思惟树」。(2)​ 田麻科菩提树属,落叶乔木。叶为不等边心脏形或广三角形,先端尖,下面密生带白色茸毛。七月叶腋生细长苞,苞中央出花梗,分枝开黄褐色花。花后结圆形果实。果实可做念佛珠,一般供观赏、纳凉用。

英语 pipal tree (Ficus religiosa)​, bo fig tree, Bodhi tree (sacred to Buddhism and Hinduism)​

德语 Pappelfeige, Ficus religiosa (Eig, Bio)​

法语 figuier des pagodes

网络解释

菩提树

菩提树(学名:Ficus religiosa L.):是桑科、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叶革质,三角状卵形,基生叶脉三出;叶柄纤细,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
菩提树在中国广东沿海岛屿、广西、云南北至景东,多为栽培。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锡金、巴基斯坦及印度也有分布,多属栽培,但喜马拉雅山区,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
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政府更是对菩提树实施“国宝级”的保护。
(概述图参考:中国植物图像库 )

“菩提樹”的单字解释

“菩提樹”的近义词

“菩提樹”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