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子
竹竿子朗读
竹竿子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宋时,舞队演出前,先由一人手持竹竿,口念骈语,向观众致意,同时引领舞队入场。表演毕,仍口念骈语带队离场。此人称“竹竿子”。
网络解释
竹竿子
竹竿子源于执竹竿唱丧歌的古代葬礼仪式;从未到元明清,竹竿子易名戏竹,并从一个变成一双,其节乐方式也产生了变化。 戏竹之“戏”应读为“麾”,其用亦与麾同;竹竿子、戏竹与籈虽形制近似,但绝非一物。
“竹竿子”的单字解释
- 拼音zǐ
- 部首子
- 总笔画3画
- 统一码5B50
- 五笔BBBB
- 仓颉ND
- 郑码YA
- 四角17407
子zǐ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
- 拼音zhú
- 部首竹
- 总笔画6画
- 统一码7AF9
- 五笔TTGH|THTH
- 仓颉H
- 郑码MAMI
- 四角88220
竹zhúㄓㄨˊ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
- 拼音gān
- 部首竹
- 总笔画9画
- 统一码7AFF
- 五笔TFJ
- 仓颉HMJ
- 郑码MAED
- 四角88401
竿gānㄍㄢˉ 竹子的主干:竹~。立~见影。揭~而起。 特指“钓鱼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