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胎
浆胎朗读
浆胎
- 词语读音jiāng tāi
- 词语注音ㄐㄧㄤ ㄊㄞ
- 繁体字形漿胎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瓷器名。因以澄浆成形,故名。胎薄体轻,精致美观。出现于明清两代,而以康熙﹑雍正时期的白釉印花及青花碗﹑印盒等为多。
网络解释
浆胎
陶瓷坯胎之一。选择细致的瓷粉,加水澄清,融成泥浆而制成。色如米浆,质轻而薄。如明代和清代康熙、雍正时期的白釉印花及青花碗等属此类。一般做较精致细瓷器。
“浆胎”的单字解释
- 拼音tāi
- 部首月
- 总笔画9画
- 统一码80CE
- 五笔ECKG
- 仓颉BIR
- 郑码QZJ
- 四角73260
胎tāiㄊㄞˉ 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母体内的幼体:~儿。~生。~教(jià...
- 拼音jiāng
- 部首水
- 总笔画10画
- 统一码6D46
- 五笔UQIU
- 仓颉LNE
- 郑码TIRK
- 四角37902
浆jiāngㄐㄧㄤˉ 比较浓的液体:豆~。纸~。灰~。~果。~液。 用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