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規
日規朗读
日規
- 词语读音rì guī
- 词语注音ㄖㄧˋ ㄍㄨㄟ
- 繁体字形日规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日晷。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亦以指太阳。
网络解释
日规
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日規”的单字解释
- 拼音rì
- 部首日
- 总笔画4画
- 统一码65E5
- 五笔JJJJ
- 仓颉A
- 郑码KA
- 四角60100
日rìㄖˋ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
- 拼音guī
- 部首見
- 总笔画11画
- 统一码898F
- 五笔FWHQ|GHQN
- 仓颉QOBUU
- 郑码BDOL
- 四角56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