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枣竿
打枣竿朗读
打枣竿
- 词语读音dǎ zǎo gān
- 词语注音ㄉㄚˇ ㄗㄠˇ ㄍㄢ
- 繁体字形打棗竿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一作《打草竿》。民间曲调名。明万历至崇祯间流行于北方。后传入南方,改名《挂枝儿》。
网络解释
打枣竿
“打枣竿”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古老曲牌,盛行于明代,在清代更为普遍,是北方诸地说唱曲种,尤其是牌子曲曲种中常用的曲牌,表现力丰富,曲调变化多样,属同名异曲。
“打枣竿”的单字解释
- 拼音zǎo
- 部首木
- 总笔画8画
- 统一码67A3
- 五笔GMIU|SMUU
- 仓颉DBY
- 郑码FLTD
- 四角50303
枣zǎoㄗㄠˇ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
- 拼音gān
- 部首竹
- 总笔画9画
- 统一码7AFF
- 五笔TFJ
- 仓颉HMJ
- 郑码MAED
- 四角88401
竿gānㄍㄢˉ 竹子的主干:竹~。立~见影。揭~而起。 特指“钓鱼竿”...
- 拼音dǎ
- 部首扌
- 总笔画5画
- 统一码6253
- 五笔RSH
- 仓颉QMN
- 郑码DAI
- 四角51020
打dǎㄉㄚˇ 击,敲,攻击:~击。殴~。~杀。 放出,发出,注入,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