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贶节
天贶节朗读
天贶节
- 词语读音tiān kuàng jié
- 词语注音ㄊㄧㄢ ㄎㄨㄤˋ ㄐㄧㄝ ˊ
- 繁体字形天貺節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宋代节日名。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正月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参阅《宋史.真宗纪三》﹑宋赵升《朝野类要.诸节》。
辞典解释
天贶节tiān kuàng jiéㄊㄧㄢ ㄎㄨㄤˋ ㄐㄧㄝˊ
农历的六月六日。宋时以为这一天有天书再降的祥瑞,故定为「天贶节」。
《宋史.卷八.真宗本纪三》:「丙申,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
网络解释
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是中国传统节日天贶节。道家的称呼,起源较晚。淮安民间有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相传“六月六晒红绿”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以后此举成俗。
“天贶节”的单字解释
- 拼音tiān
- 部首大
- 总笔画4画
- 统一码5929
- 五笔GDI
- 仓颉MK
- 郑码AGD
- 四角10804
天tiānㄊㄧㄢˉ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
- 拼音kuàng
- 部首贝
- 总笔画9画
- 统一码8D36
- 五笔MKQN
- 仓颉BORHU
- 郑码LOJR
- 四角76812
贶kuàngㄎㄨㄤˋ 赠,赐:厚~。嘉~。 ...
- 拼音jié
- 部首艹
- 总笔画5画
- 统一码8282
- 五笔ABJ
- 仓颉TSL
- 郑码EYVV
- 四角44227
节jiéㄐㄧㄝˊ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 物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