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蠶
地蠶朗读
地蠶
- 词语读音dì cán
- 词语注音ㄉㄧˋ ㄘㄢˊ
- 繁体字形地蚕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虫名。即蛴螬。形似蚕而大,身短节促,足长有毛。中医用以治瘀血。 2.菜名。即草石蚕,又名甘露子。以地下茎形似蚕而得名。可食,根入药。 3.方言。地老虎。夜蛾的幼虫。形如蚕,吃作物的根和苗。参见"地老虎"。
网络解释
地蚕
'地蚕,中药名。为唇形科水苏属植物地蚕Stachys geobombycis C. Y. Wu的块茎。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广东及广西等地。具有益肾润肺,滋阴补血,清热除烦之功效。常用于肺结核咳嗽,肺虚气喘,吐血,盗汗,贫血,小儿疳积。
“地蠶”的单字解释
- 拼音dì
- 部首土
- 总笔画6画
- 统一码5730
- 五笔FBN
- 仓颉GPD
- 郑码BYI
- 四角44112
地dìㄉㄧˋ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
- 拼音cán
- 部首虫
- 总笔画24画
- 统一码8836
- 五笔AQAJ
- 仓颉MUALI
- 郑码HRII
- 四角11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