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疏
二疏朗读
二疏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亦作"二疎"。 2.指汉宣帝时名臣疏广与兄子受。广为太傅,受为少傅,同时以年老乞致仕,时人贤之。归日,送者车数百辆,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
网络解释
二疏
疏广,字仲翁,西汉东海兰陵(今枣庄市峄城区)人。自幼好学,博通经史,被朝廷征为博士。汉宣帝时,选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广的侄子疏受,当时亦以贤明被选为太子家令,后升为太子少傅。疏广、疏受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赐。并称之为朝廷中的“二疏”。二疏去世之后,乡人感其散金之惠,在二疏宅旧址筑一座方圆三里的土城,取名为“二疏城”;在其散金处立一碑,名“散金台”,在二疏城内又建二疏祠,祠中雕塑二疏像,世代祭祀不绝。
“二疏”的单字解释
- 拼音shū
- 部首疋
- 总笔画12画
- 统一码758F
- 五笔NHYQ|NHYK
- 仓颉NMYIU
- 郑码XIZN
- 四角10112
疏shūㄕㄨˉ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 分散...
- 拼音èr
- 部首二
- 总笔画2画
- 统一码4E8C
- 五笔FGG
- 仓颉MM
- 郑码BD
- 四角10100
二èrㄦˋ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