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出
七出朗读
七出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古代社会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条款。这是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残酷迫害的借口。
辞典解释
七出qī chūㄑㄧ ㄔㄨ
旧时七种休妻的条件。一为无子,二为淫佚,三为不事舅姑,四为口舌,五为盗窃,六为妒忌,七为恶疾。
《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岂期过门之后,本妇多有过失,正合七出之条。」
德语 Chilgeojiak (Rechtsw)
网络解释
七出
七出也称“七去”。中国封建社会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仪礼·丧服》:“出妻之子为母”。贾公彦疏:“七出者:无子,一也;淫佚,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又《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不顺父母去,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为其反义也”。唐律规定,妻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出之者,处徒一年半;虽犯七出而有三不去的情况而出之者,杖一百,追还合。但如犯恶疾及奸者,即使有三不去的条件,仍可径行出之,不受上面规定的限制。
“七出”的单字解释
- 拼音qī
- 部首一
- 总笔画2画
- 统一码4E03
- 五笔AGN
- 仓颉JU
- 郑码HD
- 四角40710
七qīㄑㄧˉ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文体...
- 拼音chū
- 部首凵
- 总笔画5画
- 统一码51FA
- 五笔BMK
- 仓颉UU
- 郑码ZIZI
- 四角22772
出chūㄔㄨˉ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往外拿,支付:~...